把爱情这一美好的字眼与宿命联系在一起,似乎让那些对爱情充满着憧憬和浪漫的人看上去有点不对劲。其实,如果理性地分析起来,我们不难发现,现代人对爱情的所有期盼不过是他们心中的一种宿命。
中国人心里天生有一种对爱情的完美主义情节。人们谈情说爱,总是在脑子里充满着对“完美”的赞赏和喜悦。实际上,“完美”在中国人那里,只不过是他们为自己预设的一个“完美”的“情种”,或者说是“完美”的“酷相”。而一旦心中有了这种“完美”,那么,就会用“完美”把自己包装得严严实实。很多人抱着“完美”涉足爱河,但是,总是因为自己太爱“完美”了,以至于“完美”却成了一种缺憾。当人把自己的心交给“完美”的时候,同时也就把自己的爱情交给了“完美”——一个源于人而又异于人的“影子”,而且一个人越是在那里追求“完美”,似乎“完美”距自己越远。中国人对爱情的“完美”情节,说到底不过是一个痴人在做的白日梦。一梦醒来,自己已经“人老珠黄”,留给自己的总是那种难以抗拒的“命”。
中国人的爱情中也充满了“缘分”的宿命。人们在爱情中之所以相信“缘分”,可能是因为人们相信这种“缘”是一种对“命”的“分有”。“命”是每一个人有无法逃避的,尽管人的“命”有好和坏之分,但是,“命”还是以一种近乎公平的尺度让人们“分有”自己,对于爱情来说也是如此。人天生就有一种对爱的“命”,从一定意义上说,人们追求爱,就是追求自己好“命”的运气。两人从相遇、到知己、再到连理,似乎都在寻求着一种对“命”分有中的缘分。挑对象,选择爱,就是挑和选的一种“缘分”。每一个人在爱情上都会有很多选择,选择与谁结合,这是一种缘分,这种缘分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如此。不过,人的这种“缘分”又会在自己的追求中以缺场的形式在操纵着那些痴情男女。因此,“缘分”在他们身上又变得非常的难得、珍贵和稀有。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种怀抱“缘分”的形形色色的男女在那里为“缘分”所困,……为了一种“缘分”在那里“苦等”,为了一种“缘分”在那里“尽缘”,为了一种“缘分”选择“结合”,为了一种“缘分”选择“分离”,为了一种“缘分”在那里“守望”。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人对爱情上的“累”说到底是一个“无缘”的问题,或者说是“错缘”的问题。“缘”为什么会成为中国人的宠爱呢?这是因为人们把自己的所有幸福都交给了“缘分”。这种“缘分”与“完美”一样,是一种外在于人的“神圣”,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命中注定。当然,有没有“缘分”,或者“缘分”如何,这并不是刻意能够得到的,人们从来都是抱着可遇不可求的心态来面对“缘分”的,突如其来的“缘”没有错过,不该属于自己的“缘”没有沾惹,这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机缘”。
人们对爱情的宿命还表现为一种“物爱”。现在的年轻人是市场经济的最大受益者。在爱情的选择上他们比起自己的前人来说,思想上变得实际了。他们从不相信自己的爱情有那种完美的崇高,缘分的难得,他们相信的是对爱情选择上的是因物而生的爱。实际的选择是,尽管一个人自身的条件都很优秀,但是,如果是没有房子和车子,没有足够的实力让自己的爱来“挥霍”,他们都回宁愿选择不嫁和不娶。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人,人长得虽然比不上明星,但总是也能算得上够派或够靓的,可为什么偏偏找不到那种爱的感觉呢?得到的回答总会是:“民以食为天,爱需以房、车和财富来作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