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样能提高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吗?——从研究生发表论文与学位挂钩说起

(2006-07-26 19:02:54)
分类: 理性之魂

    最近,有消息说,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外交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7所大学宣布取消“研究生毕业必须发表论文”的硬指标。这就是说,这几所学校的在校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即使没能发表论文,也能毕业。消息传来,自然让很多在苦苦为发表论文着急的研究生们顿时感到了一身的轻松。但与此同时,上海大学近日却颁布了《上海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授予科研成果量化指标体系的规定(试行)》的《补充说明》。在《补充说明》中重申了发表论文与学位挂钩的政策,并进一步将与研究生毕业相挂钩的“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限定在“这些期刊上以正常卷期发表的学术文章”,而“不包括各种形式的增刊、专刊、特刊”。上海大学的此举,再次将国内大多数高校采取的“研究生学位与发表论文挂钩”制度推上了风口浪尖。
    学校为什么要规定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发表论文呢?这里面的原因自然不是单方面的。有校方称学校制定“论文指标”,主要是出于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督促。原因很简单,现在的大学生多为80年代后出生,优越的家庭环境使他们养成了一种不愿吃苦的毛病,尤其是面对市场经济的巨大诱惑,在很多学生中间普遍存在着一种学习上的浮躁心理,他们花大量的精力热衷于校外各种兼职、忙于各种繁忙的社交应酬,以及青春冲动下的花前月下,这样,大好的学习光阴就这样给泡掉了。因此,学校做出这样的规定,从表面上看,这样的规定似乎是站在为学生着想的立场上,实际上却适得其反。
    要知道,现在的很多杂志成了只有名人方能将其激活的“文字场”,对于那些无名之辈,尤其是那些在校研究生来说,即使是写出有见解的文章来,谁能在你的文章上留住一眼呢?所以,很多学生在一份份投稿信发出去以后,回报自己的是永远地沉默。与那些名人相比,他们是学界的弱者,弱者本来在这样一个舞台上就没有什么竞争力,可校方偏偏要把他们抛向“竞争的赌注场”。当然,是没有谁能够可怜他们的。学生是无辜的,当他们的善良屡次碰壁的时候,他们不得不将自己的目光诉诸于“市场法则”,费尽心机地寻找合作“基因”——“我出钱你发文章”。这对那些家境贫困甚至连上学都面临很多困难的学生来说,他们也不得不省吃俭用地用积攒下来的一点钱去面对这样一个不合理的“指标”。而对于一些刊物来说,则表现出“投桃报李”的好感,他们无视学生们的辛勤写作而撰写出来的“学术成果”,不仅收取版面费,而且还拒付他们应该得的稿费。天真地学生以为,即便是没有稿费,能够发出文章就很好了,那里还敢提稿费之事,勤奋就在这样一种“公平交易”中变得一钱不值。
    从学生的角度看,他们为了完成这项艰难的指标,对论文只能是东拼西凑,尽管这里面也不乏有些文章有这自己的独到见解,但应该说,多数文章在“成色”上是不足的。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天下文章一大抄,你不抄来他也抄,不抄白不抄,抄了又何妨……学生抄文章,从一定意义上说反映了学界目前普遍存在的文章创新不足的现实,但更重要的是反映出学生对这种“论文指标”的一种调侃,一种无奈之下的“有奈”。这既反映了“论文指标”政策的“失效”,也助长了“版面费”、办增刊之风的蔓延。更重要的是,学生们发表一篇论文有时候“游说”所需要的精力远远要超出论文写作花费的精力,这样的文章质量如何可想而知了。
    学校规定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更重要的是一种欺上瞒下的浮夸现象在作怪。对此,中国人民大学的纪宝成校长一语道出了“论文指标”的另一个重要根由,这就是教育部的高等教育评估中心每年都会统计各大高校发表论文的数量,以此作为高校评估的一个指标,这当然成为高校走向功利化的一种内驱力。学校硬性给在校生规定发表论文的指标,并特别强调文章署名必须为就读学校单位,而且还有学校规定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章要给予一定的奖励等等。表面上这种奖励的受益者是学生,但深层的获利者还是学校。学校每年可以将学生的论文连同职工发表论文一同统计在内去应酬每年高等教育评估中心对发表论文数量的排行等。所以,教育领域中出现的这种功利化驱动,不仅在学生中起到了很大的误导作用,而且也导致了高校学术领域中的泡沫式发展。一些杂志向学生收取版面费之风愈演愈烈、一些杂志以办增刊为名向社会撒播大量垃圾论文,这样的现象之所以不能够得到遏制,学校的“论文指标”在其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所以,我赞成陈章良校长所说的,我们鼓励研究生发表论文,但有些学科,只要拿出证明你成绩的成果就可以,不一定必须要有论文。实际上,论文发表的多少与学生自身的水平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在很多情况下,论文虽然写的一般,但只要会运作,同样会发表很多的论文。所以,不是论文发的越多,就说明自己的水平就越高,这其中并没有一个必然的逻辑,论文以外的东西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这里,奉劝那些至今还在那里对学生硬性规定发表“论文指标”的学校,应该到闭门自省的时候了。而在这方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7院校可以说迈出了让人惊喜的一步,值得这些学校效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