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祝福友情

(2006-07-13 10:41:08)
    6月23至25日,我到母校北京师范大学参加由价值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价值方法论学术研讨会,会议中学术上的收获自然很多。大家在这样一个时刻,互相交流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思想上的交锋有时面红耳赤,但是,学术观点不同的背后却是很浓很浓的情谊。
     这次让我感触至深的是我在师大读博时的几位留校的好友,他们的热情让我这位离开师大三年之久的流浪者感受到了一种无法抗拒的很亲的“人文关怀”。就在那样一个让人难忘的夜晚,也就在那样一个忘情欢快的时刻,大家坐在一起,友情和温馨缠绕着我的心头,让我的孤单一下子全无。我真的为有这样一群好友感到无比的自豪。尤其是看到他们短短几年在工作和学术中进步这么快,这也让我为自己在生活中浪费无数大好时光感到自责。
    好在我有一批让学术圈内很多人羡慕的好友,现在他们有的做了院长,有的晋升了教授,有的成为所在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或成为本专业教学和科研中的同辈中的佼佼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晓东这位挚友也有了中心办公室主任的赫赫头衔,当然,据说还有很多荣耀在身。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一种充满活力和动感的学术激情,也让我感到,在他们身上处处闪现着师大人代代相传的那种师大精神。是啊,他们虽然是年轻的,但是,这种年轻已经不再是以前很多人眼中的那种仅仅是自然时间序列中的年轻,相反,在他们身上年轻除了那种自然意义德年轻之外,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赋予了自己学术上的成熟。从他们的眼神中透出一种让人时时都能够感受到的希望,从他们对事业的孜孜追求中我看到了他们身上散发出的一种天才的原动力,从他们在学术圈的声望中,我不仅感受到了他们所具备的我国新生代的巨大潜在的素质,而且他们也承载着延续师大哲学丰厚底蕴的传统,以及永远站在学术制高点上的那种希望。他们因为工作在师大看上去是幸运的,但是,这样的的幸运是靠自己的实力来证明的,他们无愧于师大,更无愧于师大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对于他们,作为朋友来说,我只有送上自己最真最纯的祝福。
    “三天”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瞬间的,但是,对于同学、朋友的友情来说,那将是无价的、永恒的。所以,珍惜这一个个美丽的瞬间,拥有一个完整、真诚而持久的友情,这或许是这次会议另一种重要的收获吧。
            ——2006年6月26日于中国社科院斗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