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理性之魂 |
哲学与生活的互相黏着使其能够从对日常生活的诉诸中为自己确立一种存在的合法性基础,哲学一旦远离了生活,也就失去了最后一根救命的稻草。对于哲学来说,源于生活的它按理说应该成为点亮生活魂灵的智慧。但是,事实却往往相反,哲学所作所为又经常地远离这一至高境界,而成为诱导生活向无深度的平面滑行的帮凶,以至于我们不得不感叹:今天的市场经济,不仅没有成就一个智慧的时代,而且成就了一个因青睐感官的刺激而形成的“物欲”、“物权”横流、思想深度削平的不再思想的时代,这样的时代说到底不过是一个放弃哲学、拒绝理性的浅阅读的时代,也是一个大量的非哲学的东西充斥的时代,它所带来的后果是人类对哲学智慧的遗忘:哲学的失语、理性精神的死亡、深度模式的瓦解、意义的丧失,所有这些,都使人们在充满梦幻般的世界面前做出一种苍白无力的直观,人们所能够夸夸其谈的除了一些僵死的教条,一些正确却又无用的妄言,一些粗俗的平庸以外,它几乎不知道它还能做些什么,还能思考些什么?哲学由此变得不再像哲学,远离生活的哲学也把自己看家之本丢到了脑后。从此,哲学与生活由“相好”而走向“反目”。哲学的这种沦落,使人对生活的深度体验,变成了一种没有意义底蕴的价值空场、文化断裂和精神自残,哲学作为人类精神家园的诗之栖息地的使命在生活的不断泡沫化、碎片化、符号化、空洞化、时尚化、感性化等的喧闹声中隐退到没有任何生活气息的“鬼魂宠爱”的世界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