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感动瞬间影评/乐评岩井俊二 |
分类: 电影眼 |
《情书》和《关于莉莉周周的一切》
把这两部电影联系在一起,是因为岩井俊二。
刚看完《情书》,我对电影的名字有点怀疑。因为全片是围绕博子与藤井树之间的通信展开的,她们之间称不上“情书”,为什么不叫《书信》呢?后来我想通了:《情书》其实是描写男女藤井树之间的情感故事,他们交往时的试卷、卡片,都是情书。
《情书》的故事非常简单:博子的男友藤井树刚刚在山难中逝世,博子伤心之余意外在他的中学毕业画册上找到“藤井树”的地址,便写了一封好似寄往天国的情书。没想到,这封信被另一个同名同姓叫“藤井树”的女生收到,她与博子的男友在国中时是同班同学。而她长得跟博子几乎一模一样。
故事就从这两个女人的通信开始。博子希望了解男友藤井树更多的过去,以图走出他的世界,重新与现在的男友继续新生活。可是,女生“藤井树”却通过回忆国中时那位与自己同名的同学的生活,意外地走进了他的内心深处,并发现他对自己的那段朦胧浪漫的青涩恋情。
人都有过往的历史,怎样看待我们的过去?这是电影探讨的深层主题。
男生藤井树对女生藤井树那种深藏、隐晦的暗恋,是他后来爱上博子的直接原因,这是藤井树的过去。博子因藤井树的逝世,及对他的思念,难以接受新的感情生活,这是她的过去。女生藤井树的父亲死于肺结核,给年幼的她形成心理阴影,以致于害怕进医院,这是藤井树的过去;当藤井树生病晕倒的时候,树的母亲仍怪罪公公十年前不听医生建议,没在家等救护车而导致丈夫死亡,这是藤井树母亲的过去……我们都无法摆脱历史的影响。
电影最后在纯净的冰雪世界里消融了过去与现实的隔阂,使一切都有了满意的结果。女生藤井树感受到了男生藤井树曾经的爱恋;博子终于能正视现在的男友,重新开始生活;藤井树的母亲也终于明白丈夫的死并不是公公的过错,同时深深感激他75高龄,不顾风雪,置生死于度外挽救了女儿的生命。所以《情书》是一部平淡中流着暖流的作品。
《关于莉莉周周的一切》却完全相反,同样是学生题材,可这一次充满了残酷、黑暗和丑陋。电影一开始,是一些网友评论莉莉音乐作品的字幕,这些字幕作为贯穿全片的主线,起到了将故事与莉莉周周紧密联系的效果。但是,如果你以为自己看的是一部讨论音乐的电影,那就大错特错了。莉莉的音乐不过是联系不同少年心灵的纽带。换句话说,“关于莉莉周周的一切”其实是“关于一群少年生存状态的反思”。
他们在网络上交流莉莉的音乐,谈以太精神,将之奉若神明。生活中,他们逃课、打架、抢劫、强奸、组织卖淫……以太精神便成为他们内心中唯一的净土,那些平时隐藏起来、保护起来的善良禁区。
有趣的是,电影跳开了普通电影人的一贯思维,放弃追问少年阴暗心理与现实社会、成人社会的关系,使我们看见这样的对比:少年周围活着一群善良、有序的大人。老师、家长、导游……甚至被抢劫的人,找援交的嫖客,都在电影中展现了一点可爱的地方。而这帮孩子却充斥了暴力和血腥,那么地冷漠无情。
电影的另一个突破在它尽量去忽略对残酷与暴力的描写,而将视角更多关注到他们的心灵感受上。所以用莉莉周周的音乐,用他们对音乐的认识、体验,来烘托他们内心始终存在的对自由的渴望、对纯善的向往,“以太精神”就是代号。最后莉莉周周的演唱会,就是一次虚拟与现实、内心与身外世界的彻底碰撞。我们看见每个少年都在大谈以太精神,可他们身上并没有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美德。也许正因为稀缺,所以才特别渴望吧。
星野是一个有趣的例子。本来是优秀学生,联考第七名,开学典礼上的发言者。后来参与抢劫,在旅游的途中遇见一位“自由行”驴友,跟他讲了这样一段话(大意):生命的旅途中随时存在危险,正因为危险,所以我选择旅行。最后他死于车祸。旅行回来之后,优秀的星野变成堕落的星野。这样的转变究竟是为什么?
这就是少年的心理,导演不希望简单下一个结论:成人世界?教育体制?离异家庭?社会萧条……?也许都不是,而是少年内心与外界的隔阂,他们缺少理解,缺少真正心灵的关怀与关注。当处心思多变、激情萌动的青春期,也是一生中性格塑造的关键期,他们的任何一点思想偏差,都足以致命。毕竟,当自己是大人的他们,还是个孩子。
星野死了,将一个更大的心灵包袱留给久野津田和雄一。
电影的最后,雄一站在钢琴教室的窗口边,静静地听久野弹奏德布西。白色的光透过窗子、窗帘,照射在教室里,仿佛是人性交融合一后放射出的强烈光芒。他们之间通过音乐而相互温暖,是电影最后制造的一点希望,却让更多观众感受到强烈、禁闭的孤独和无奈,压抑着你。如同班主任对雄一所说:“老师也帮不了你……”人们往往只能看到孩子的成绩退步,而看不见他们的内心,那些挣扎和折磨。
请大家记住:“以太”是电影的灵魂,不明白导演为什么讲以太,就不明白他为什么拍这部电影。关于莉莉周周的音乐还在讨论,而关于少年心灵的关注仍是一片沙漠,沙漠等于萧杀死寂,没有成长的希望。
如果说《情书》是回忆的天使,那么《关于莉莉周周的一切》就是回忆的魔鬼,岩井不愧是岩井,用影像为我们解开千般纠结、混乱不清的思绪,展露少年们赤裸裸的灵魂,电影的那份细腻、流畅,独特的视角,是《十七岁的单车》和《阳光灿烂的日子》等电影无法匹敌的,带给我们震撼更加有力,带给我们的思考更加深远。这两部电影一起看,非常过瘾!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