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广告江湖 |
会上,谈到品牌塑造的问题。有人问:你们做的汽车品牌,为什么总要强调国外发动机、国外技术?为什么总要用国外的品牌?你们这么做,国产品牌不就永远置于国外品牌之下吗?你们不就等于是从一开始就在执行一项注定要失败的品牌投资吗?顿一顿,那人又问:如此下来,国产品牌何时能出头?汽车为什么就不能象家电一样实现国产品牌一统天下的局面呢?
这个问题问得好。表面看,他占理。我们广告人,号称是做品牌的,可为什么不做出象样的国产汽车品牌呢?做风神汽车,卖得不错,现在日产投资,品牌都用日产了,“风神”只是可有可无的企业名称。做东南汽车,又卖得不错,现在三菱投资了,蓝瑟全用三菱品牌了。其他如猎豹、风行,也都在强调国外技术,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东风、一汽、上汽、广汽、北汽,与国外著名汽车厂商的合作,无一例外地都在抢着使用国外的品牌:本田、奥迪、通用、福特等等。
可往深里追求,又复杂得很。首先一个,谈谈心理层面。自八国联军侵华以后,过去那些被我们鄙视的“夷狄之国”居然能站在我们头上拉屎了,国人的民族自信心遭受到莫大的打击,对自己的文化一下子失去了信心,心目中便有了“中国货=劣质货”的概念,总以为老外比我们发达、先进,外国货从此成为了时尚、高档的代名词。
再一个,谈谈技术层面。象windows,我们看不惯他的垄断和霸道,想凭中国人自己的聪明才智,弄出一个linux,结果呢?产品是搞出来了,却没有市场,成了空心产业,巨大的投入化为乌有,而后续的研发费用又难以为继。相反,windows却是两年一升级,三年一换代,你怎么跟人家比?所以你必须要承认,国外的物质文明是经过若干年实实在在积累起来的,要超越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国外汽车的发动机技术、底盘和悬挂系统就是比我们的好,你要赶超一样得慢慢来,一口吃不成胖子。否则,linux就是前车之鉴。
三一个,企业发展很实际,先是解决生存问题,后考虑发展问题,然后考虑扩张和垄断市场的问题。我们做品牌,也必须根据国家的经济形势,行业的竞争状况,还有消费者的需求来制定可执行的最优策略。一个不适应企业实际情况的“乌托邦”品牌,根本经不起风吹浪打,接受不了市场的检验。中国企业本来就底子弱,经你这一折腾,钱花了,品牌很烂,产品又没人买,能行吗?所以有一大批企业就是死在那些只会纸上谈兵的广告人手里。谈品牌而不顾销售,谈民族气节而不考虑市场趋势,只能是死路一条。我不能干那事啊,那得多增加多少下岗工人哪!我信奉的是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做品牌仍只是手段,目的是让企业赚钱、发展,发展了,技术才能创新,才能形成高门槛、高附加价值,才算打造出了真正的企业竞争力。
综上我觉得,汽车品牌的国产化目前可以缓一缓。尤其是合资企业,对国外品牌但用无妨。只要企业发展了,国家税收增加,人民腰包鼓起来了,那咱中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就回来了。那时,再将夷狄的粗野、劣质货一扫而光,把咱们的高档货摆满屋子,国产车也自然开满马路。有实力、有底气,泱泱大国的气度才是不怒而自威的。所以,我将家电产品实现国产化的过程简要分析了一下,算是对提问者的回答。家电的国产化过程,是满足了三个条件的:
第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电已经不再是奢侈品了。人富起来以后,花几千块钱买彩电已不成问题,经济承受力的增强,就使他不至于一味苛求一定要买进口品牌。而汽车就不同了,动则十多万,几十万,以现在中国一般家庭的生活水平,仍然是贵重的奢侈品,所以人们还是觉得买国外品牌保险。
第二,国产家电的技术已经成熟了。经过若干年的引进、消化和吸收,中国对彩电、冰箱等的生产技术已趋于成熟,产品品质与国外品牌已不相上下。海尔以前的广告要喊:“海尔——阿里斯顿——”现在不喊阿里斯顿,老百姓对海尔的产品品质也能放心。汽车就不同了,国产化率还不高,主要的核心技术、零部件仍然依靠进口。吉利车和夏利车,价格差不多,质量差太多,更不能和桑塔那、捷达它们比了。
第三,国产家电除了品牌不断提升外,服务等营销意识都已经与国外品牌趋同,甚至还会更好。我们看到,国产家电的服务意识越来越强,市场营销的手段也与国际接轨了,有了很好的竞争策略,使企业具备一定的抗击打能力、创新再造的能力。汽车就不同了,奥迪、三菱的汽车一旦发现设计和零部件有问题,可以“召回”,吉利汽车有能力召回近十万辆车吗?那还不亏死你啊。同样,在汽车的保养和维修方面,国产汽车品牌的4S店能有几家达到国际标准?又能不能通过售后服务实现品牌提升,甚至是获得更多的利润呢?所以,目前国产汽车整个产业的链条都还不完整,遑论击败进口品牌呀!
以上三个条件,不仅是家电实现国产化的重要条件,也是手机、电脑等行业实现国产化的重要条件。以此判断,我们发现,随着车价的日益下调,汽车很有可能在未来5—10年内成为中国一般家庭的高档消费品而非奢侈品。在生产技术方面,汽车的国产化率也正逐年提升。在售后服务、营销意识等方面,中国的汽车厂家也正在逐步完善和提高。应该说,未来的5—10年,中国是极有可能出现几个响当当的100%国产的汽车品牌的。不光是汽车,估计中国的服装、皮具、家具、手表等行业,都有可能出现非常高档的奢侈品品牌,它们还可能会进入国际视野,影响全世界人对中国的感观,那时,中国人都以消费国产的奢侈品品牌为荣了,买包不买LV,买“阿福”;穿衣不穿阿玛尼,穿唐装;手表不戴劳力士,戴“梅花”、“飞亚达”;开车不开宝马,开“吉利”、“东风”。那我们中国人可真是到哪都牛叉了。不过,那一天我是不是都没牙啦?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