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阅读是幸福的沉淀

(2006-05-23 12:10:47)
分类: 红袖添香集

阅读是幸福的沉淀,写作是痛苦的升华。

我最爱的是传统的阅读,闻着新书的油墨香,静静地欣赏文字的舞蹈,看它演绎悲欢离合。记得小时候,每当学校发新课本,我总要手捧着新书深深地闻那股淡淡的油墨香,用手珍惜地抚摩书的封面,翻开读几页,才小心翼翼地将之放进书包里。堂兄看了不解,问我在干什么?我说:你没发现书很香吗?他摇头。我也笑着摇摇头。现在网上的书城越来越多了,阅读反而成了一件痛苦的事情。若是看长篇小说,一定读得眼红、流泪、刺痛,第二天头都痛。还是手捧着书阅读的幸福感最真实,仿佛作者就在文字里,和你独个儿说话。

文如其人,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文字风格。有的很狡黠,象孔庆东的文字,就透着调皮孩子的坏劲,明知道他说的是歪理,结果你还说不过他,他一准能把你绕进他那活泼、机灵的文字里去。我曾见文人批评古人“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说老祖宗是用金钱、美色吸引孩子去读书,在潜意识里祸害孩子,使读书人变得功利。这便是狡黠的文字技巧。大家注意那个“自”,是“自然”、“也”的意思。我猜古人之所以发出这样的感慨,大概是浊世之人说:“嘿,书呆子。去喝花酒吧,去耍钱吧,别做书虫了,多没意思啊!”于是聪明的老祖宗就说:“你不懂,阅读的乐趣多着哩,自有颜如玉,自有黄金屋。”便是强调书的广阔世界里,无所不包,岂是世俗的金钱、美女可比!

有的文字非常真诚。我这两天在读徐晓的《半生为人》,就属此类。散文煽情很常见,但象徐晓这样坦白、这样鲜血淋漓地解剖自己的善与恶、美与丑、宽容与自私的,却不多见。文人的感情有时候很假,因为他们书读得多,学过的字便如胸里的兵,常能帮他伪装、包装情感。颠倒黑白、混淆视听的,常常是文人。所以懂得如何在书里淘金,是每个阅读者都应修学的必杀技。只有真诚的情感、见地,才是有益身心的,我是这么认为的。

有的文字非常深刻。象鲁迅,他总是能看到你看不到的真相,达到你达不到的深度。而就我所知,深刻往往源自痛苦。鲁迅的深刻,跟他所经历的家庭矛盾、社会黑暗成正比。所以哲学家是深刻的,诗人却未必。苏格拉底的哲学成就,也有他飙悍、泼辣妻子的一半功劳。孔子的一生便是苦难的一生。幼年丧父,十多岁时母亲也死了,中年丧妻,老年丧子。什么是圣人?能将苦难转化为智慧,洞悉人世真相的人。我预计近几年中,鲁迅的著作将会形成一轮新的阅读热,因为我们的时代,越来越显现出黑暗的一面。今天我还在《广州日报》看到一条陕西某交警乱开2.6万罚单导致司机自杀的新闻,加上常年累月的矿难、假药假酒假食品、贪官污吏、红黑相护,现在的世界,用鲁迅的话说,这也快是“非人的世界”啰!《阿Q正传》、《狂人日记》在现代人心中的共鸣,估计又将影响一代人。只是,这次大陆会将鲁迅的书列为禁书吗?那就很搞笑了。

有的文字专业。象一些文学评论、文学研究的著作,读起来很吃力。我自以为自己是读书快而效果不错的阅读者,但是有几本书,我读得非常吃力。第一本是《黄帝内经》,看了几个礼拜才看了几页,主要是经络、五行、病理的知识全不具备,后来中途而废。另一本是《史记》,很多古字不认识,查字典很慢。而且《史记》的文字相当精到,要想融入历史的情境当中,不仔细去琢磨每一个字的意思,很难有新心得。还有一本是《孙子兵法》,其包罗之广,内容之深,非是几日而可得解。所以这几本书,最好是有大段时间时予以精读才好,而且应该先准备一些相关的辅导书和资料。《史记》则需先读一遍白话文,然后文、白对照来读,效果才好。其他象钱钟书《管锥录》等,我均未涉及。

还有些文字很有趣。这是轻松的阅读。象武侠小说之类的,读来趣味盎然,不忍释卷。现在小说的精品不多了,这几年读过的小说也不少,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王安忆的《长恨歌》。文字也美,故事也美,建议大家可以找来一读。

都说书非借不能读也,因为借的书有时间的限制和压力。可现在,上哪借书去?我主张现在人多买书,买正版书,买到心痛肉痛的时候,你就读得津津有味了。读书的乐趣,是在读后写的文字里的。读过的书就象去过的地方,而读后感则象是旅游时的留影、照片,非常重要。日后翻看起来,其中内容可回忆浮现,先前阅读的种种感受又能重新回味。相反,读后就扔的人象是在暴殄珍物,如同对爱情的粗暴,对幸福的漠然。

写作是痛苦的升华,写作的过程总难免有点枯燥,有点难耐。写作不是为了利益,而是为了完成阅读幸福感的转化,如同将食物变成营养。所以情感的酝酿、发酵,需要保持理性的判断,又需要超越理性的直觉。除了需要,还有必要,更有想要,使得写作形同迷宫游戏、森林寻宝,得与失的权衡之中,又伴随着灵感的枯竭、失语的无奈,伴随着激烈的前进与后撤的搏斗。每写一行,就是胜利地前进一行。这个过程,一直要到完稿之后才能超脱地予以评价,置身其中时,便是炼狱,凤凰投火的涅槃。

我不是一个勤快的人,懒散的虫子时不时就爬到身子骨里,哪也不想去,什么也不想写,眼睛闭着就懒得张开,张开了又懒得闭上。但是阅读之后,我还能振作精神,“拍照留念”,将点滴的心得、书中的精彩一一记录下来。等到老了,写不动了,也不会为年青时与幸福擦的肩而过而留下深深的遗憾。真的,我时常感到自己是个走不动的老人,眼睛模糊了,看不清风景;耳朵失聪了,听不见孙儿的笑声。心里只剩下当初阅读的幸福,悠悠扬扬,渐兴渐浓,荡漾全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