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政第二·全篇回顾

(2006-03-25 10:27:44)
分类: 《隐藏的论语》(已出版)

《为政第二》全篇回顾:

1-4章,提出“为政以德”的中心:德就是“思无邪”,以礼为载体。为政以德的好处是能让民有耻且格。最后孔子以自己的修学报告来说明德、礼对人民的教化作用,既能培养人的德性,使通达天命,又能解放人性,获得自由快乐。

5-8章,以孝来比喻为政。孝的不同层次,就是德的不同层次:从简单的无违,到“父母唯其疾之忧”的反刍,能养,敬,和颜悦色。

9-10章,将前两节内容粘合、对比。指出“为政以德”也是要深入其精神,并加以发挥的。考察为政以德的层次和内涵,如同考察一个人的品德,看他的行为,留意他的动机,考察他的目的,就跑不掉了。

11-15章,说的是从政者的个人品德修养。包括:温故而知新。君子不器。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周而不比。学思结合。

16-19章,谈到实际政治工作中,实事求是品德的重要性。包括“攻乎异端”的对人事多方面的考察,以及自己内心“知之为知之”的品行。现实的表现也包括个人内心知之为知之的“慎言谨行”,和国家决策方面的“举直错枉”等两个方面。

20-24章,以为政者自己庄、孝慈、举善的言行美德,来带动社会风气的做法,引出“为人即为政”的观点来发挥为政以德的含义,将之扩充到每一个人。我们每一个人,能做到孝、友就是为政,能有信就能通行天下。以礼治国是政治的一般规律,虽百世而可知。但另一方面,对礼的具体内容需要加以革新,将继承与发扬结合起来,才是从政之“义”。

本篇主要讲述“为政以德”的基本原则,其实蕴涵两条主线,一是对从政者“为政以德”、应具备各种基本道德品行的阐述。另一方面是强调普通社会大众的“孝弟”精神,强调遵守“礼”的重要性,指出这是属于普通大众的为政方式。最后将这两条线以“礼”的继承和发扬而统一起来,提醒大家应承担起自己责任,努力贯彻“以德治国”的纲领,既要继承礼的精神,又要改革礼的具体内容,与时俱进。

    《学而第一》讲为学,《为政第二》讲为政,这两项是古代“学生”顶顶重要的事,是立身之本,立业之基。但是《论语》在阐述时,剖析得非常深刻,“为学”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读书考试,“为政”也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当官晋升。孔子将做人、人格培养的内容纳入了为学、为政概念并充分发挥,为后面的仁道之学作了铺垫,起到“先以利钩牵,后令入佛智”的教育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