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华表奖”改进术

(2009-09-02 17:59:45)
标签:

杂谈

    前几天颁发的第13届电影“华表奖”,真可谓是“皆大欢喜”啊——它保持了“政府奖”的一贯搞平衡的传统: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诞生出好多“双黄蛋”和“多黄蛋”:无论是优秀导演奖,还是优秀男演员、优秀女演员奖,全都是“成双成对、并列第一”;也与往届一样,本届“优秀故事片”的提名就多达20部,结果也是十分“和谐”的:10部获奖。

 

    但获奖的诸多个人或影片,让不少人都觉得很陌生——“难道还拍过这样一部片子?怎么连听说都没听说过呢?公映过吗?”等等……其实政府主管部门也承认,譬如2007年,国产影片一共生产402部,基本有3/4属于赚不到钱的,绝大部分连院线都没进去过、就被束之高阁了!您怎么可能看到呢?

 

    不过有人说:这很正常——符合“二八原理”!要让所有的电影都具有票房或影响力,纯属“天方夜谭”!没有一大批垫底的“小制作”、怎么能有横扫千军的“大片”?没有失败者的辛苦遭逢、怎么能有成功者的笑傲江湖?也是,不能要求所有的电影,都向市场票房看齐;这就相当于“万恶的收视率”,把电视的文化内涵给毁了一样——“娱乐至死”最终发展为“愚乐至死”。

 

    就算是,政府出于公益心,投资补贴、扶持帮助了一批“受众少、但富有教育意义”的影片问世,可纳税人总也有权问一问:这笔钱咱们花得值不值?既然是“艺术”,好歹总还是有个评价标准的,所以,搞一些评奖活动,也不失为一种检验之道,“虽不中,不远矣”。

 

    “华表奖”既然是“评”出来的,那就总需说出个子丑寅卯,分出个高下优劣才合适吧?而现在眉毛胡子一把抓,获奖能“并列”到这个份儿上,乃世所罕见!按孔夫子的口吻评价,真可谓“斯滥矣”!

 

    针对诸多好事者的质疑,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的张宏森副局长是如此解释的:

 

    “华表奖的政府性质,就决定了它需要‘全面和广泛’。它不是普通的竞赛或者商业评奖,它是展现中国电影的发展进度,所以类型、题材、风格都要兼顾,倡导主流、核心的价值观。因此我们在章程中,早就规定了所有的奖项都称‘优秀’而非‘最佳’,就是因为它是个宏观表彰,是对两年来中国电影发展的一个总体检阅。”

 

    看明白了吧?张副局长的言下之意就是:政府奖嘛,鼓励是第一位的!大家都在弘扬主旋律,即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嘛!换句话说,这就是个内部的联欢会,挑刺是没有必要的,“PK”是不合时宜的,舆论何必太当真。

 

    所以,我也斗胆提个建议:下一届“华表奖”,千万别再分什么“提名”和“优秀”了,只要被政府看中的、或者由政府投了钱扶植的影片——统统叫来,全部获奖!唯如此,能更加发挥“鼓励”的效果,让更多的电影人有机会感受到政府的阳光雨露、死心塌地地“跟您走”,不再被庸俗不堪的观众和票房所左右!

 

    局长大人,您看中不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