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拉松冠军艾冬梅、靠“卖奖牌”度日的事儿,这两天成了舆论关心的“热门话题”。但说句良心话:这年头儿资讯太发达,很多新闻也都是轰动一阵儿,等大家“七嘴八舌”的热乎劲儿过了之后,真正想要解决什么问题,反倒被人们遗忘了……于是,许多事件常常就没了下文。
如果诸位都不那么健忘,艾冬梅其实已被舆论冷落一年多了。她跟队友郭萍等人,去年就状告了她们的教练王德显,原因不仅仅是其训练方式不科学、太“魔鬼化”,更重要的是,对队员的人格乃至权利构成严重侵害。在运动队服役八年的艾冬梅,被王教练克扣了16万的工资奖金,落下一身伤病,双脚变形、几近残废。
(采访艾冬梅:每个运动员都带点伤。大伤小伤。我身上就是——脚,就是10个脚趾错位了5个!)
伤残,再加上没有文化,艾冬梅以后的日子,肯定是痛苦难捱的,所以,她盼着法院能早日审清这桩案子,给她点希望。但是,拖得这么久了,据说迄今仍“因证据不足”,法院方面迟迟不见动静,而国家体育总局呢?仿佛根本就不存在似的——在这场“拉锯战”中,完全置身事外、甚至“销声匿迹”了……面对高昂的官司成本、嗷嗷待哺的孩子,正跟丈夫在北京郊区、摆小摊度日的艾冬梅,似乎也只能拿出最后一招——“卖奖牌”了。
(记者:一块铜牌多少钱
艾冬梅:大概100块左右吧
记者:100块钱?金牌呢?
艾冬梅:1000块。倒并不是在乎钱卖得多少,我只要是想找一个好一点的人吧!能够好好地珍惜它、收藏它……)
而“奖牌事件”,也提醒了一些人:艾冬梅直到现在,好歹还是“火车头体工队”的员工呢!而当记者打电话,找到她这个“娘家”的领导时,人家就甩了一句话:“你别跟我提这个人,一提我就头疼,我什么也不知道!”然后,就把电话挂了……
(采访艾冬梅:因为那时候王德显许诺,我有了成绩之后,我可以转正,我可以上大学!结果才知道,人家体工队说:你们连正式队员都不是,给你们分配什么工作呀?……队员所有人,只要你一没有成绩了,那下场非常惨!在队里.像我那几个队友就是没有成绩了,什么活都干,放羊去!)
我真不知道,这么多年来,作为一家运动管理单位,是采用怎样糟糕的所谓“制度和监督措施”,来“保护”运动员合法权益的?关键是,出了这场纠纷之后,“火车头体协”方面还想尽一切办法、替教练遮掩;而现在,又是这种态度,您说能不让艾冬梅们寒心吗?
也有人怀疑:艾冬梅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一种引起媒体注意的“技巧”。但就算是这样,又有什么不对呢?毕竟被媒体渲染最多的,是功成名就的刘翔、姚明等人,而这些人只是凤毛麟角,并不能代表中国体育行业的全部!据统计,目前在我国30多万退役运动员中,有近80%的人像艾冬梅一样,正不同程度地面临失业、伤病、贫困等生存问题的困扰。(详见《中国青年报》)
在被诟病的“举国体制“之下,为了拿到奖牌,多少人像艾冬梅这样,付出过极其沉痛的代价!“青春饭”不可能吃一辈子;除了体育,他们没有接受过多少系统的文化和技能培训;身在运动队,他们要面对管理制度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困扰;出了运动队,更要面对就业、求学、以及不完备的社会保障的折磨。为什么运动员的伤残证,到了社会上得不到民政部门的认可?为什么退役运动员,不能像今年中央计划对进城农民工一样、享受政府财政支持的免费的技能培训?让他们可以到社会上凭一技之长谋生?为什么国家、包括体育主管部门,不能拿出一笔钱,来保障退役运动员的基本生活呢?真是没有钱吗?——仅体育彩票一项,从1994年到2006年,公益金的总额就达到了513亿元,而其中,有44%的比例,就是归了国家财政部门。
艾冬梅的这16枚奖牌,我看“卖了”也罢(尽管几乎所有人劝她别卖)!毋庸否认,这曾是她过去辉煌运动生命的结晶,但是,也是她不堪回首的代价证明!与其沉浸在“光荣”与“破落”痛苦对比的境遇中,不如咬定牙关、重头再来!整个事件中,我只记住了她一句话:“我孩子今后绝不干体育,否则我打断他的腿!”您能理解,这种愤懑背后所隐藏的东西吗?舆论关注过疾病猝死的才力、关注过到澡塘当搓澡工的邹春兰,现在轮到关注艾冬梅了……——我衷心地希望,这次人们是真想帮着艾冬梅们,彻底解决些问题,而不是凑个热闹,然后就再把他们忘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