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只能在"养老院"抑或"职业培训所"中做出选择?

(2006-09-14 22:37:09)
分类: 骆新发言往期内容
    孔子有个学生,名叫子路,脾气急、性子直。大概他经常“口无遮拦”,所以平日里,没少挨老师的训。有一天,有人碰到子路,问他:“你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啊?”子路害怕万一说走了嘴,丢人现眼!干脆假装听不见,一声不吭地走掉了。孔子知道了这事儿,颇有点恼火,对子路说:你干嘛不说呢?就算你不说我“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总可以说,我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啊?

    “不知老之将至“,就这样,成了人生学习的一种境界!

    我记得《三字经》里说:“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大意是说,苏东坡的父亲苏洵,二十七岁才开始刻苦读书。当然,这可能是个误解:苏洵小的时候,就受过良好的书香门第教育,只不过他思路奇特,喜欢“游学”,也就是好学而不专一,而二十七岁以后,他发现这样不行,才改弦更张,从苦读经典入手,尽管没有像他两个儿子那样,在科举考试中有所“斩获”,但最终依然厕身于著名的“唐宋八大家”。

    看来,只要您愿意学习,年龄根本就不是障碍。所以今天,我特别要恭喜这位叫仝正国的女士,她今年58岁,竟然考取了昆明的一所大学,成了一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全日制大学生。光看照片,她哪像58岁的人啊,我觉得至少要年轻10岁,这充分说明,她精神状态有多好,求知欲望有多强烈!因为,按照美国学者博尔顿的说法,人脑的潜力是无穷的,永远不可能被知识塞满,而且您越是努力,智力的衰退就越慢,也越能永葆青春!

    其实,这样的事例并不新鲜:自打高校取消报考的年龄限制之后,这些年,所谓“高龄考生”层出不穷,不还有70多岁上大学的吗?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回仝女士却遭到广泛的议论。最集中的质疑是说:您58岁上大学,毕业的时候都62了,还能找到什么工作啊?您这不是挤占了一个年轻人的位置么?这纯粹是“浪费国家资源”。

    仝正国女士1965年初中毕业后就参加工作了,她曾通过自学拿了两个专科学历,但是她依然说:上大学,一直是她的梦想。为了实现一个梦想,她可以执著40年,请问,您能有这份毅力么?而且学校问过她,如果对录取的专业不满意,还可以调换。仝女士却回答:我就是一个普通新生,绝不搞特殊化。而那些仗着权力和公款、不依靠考试就拿到文凭的人,听了这话,你就不觉得害臊吗?

    仝正国女士58岁上大学的事实,毋庸质疑!
 
    第一,按照《宪法》规定:每一个公民,都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年龄根本不是限制的理由。况且,你看人家西方的大学,年龄很大的学生也比比皆是!凭什么说,年龄大的一定要给年龄小的腾位置?
 
    第二,高校改革,学费自理,人家仝女士花钱上大学,怎么就“浪费国家资源”了?何况公办大学就是靠纳税人的钱,多年积累出来的,仝女士工作这么多年,理应享有这种基本的权利!
 
    第三,全社会都在提倡终身教育,仝女士靠这种方式,证明了这种先进理念的必要。值得我们所有人的尊敬!
 
    第四,58岁上大学,体现了仝女士对知识追求的决心。蔡元培先生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是大学的三项核心内容,它绝不是一个简单的职业培训所,而今天,多少大学办成了以赚钱为第一目的,多少学生以上大学为找到工作的唯一理由,这种极端的功利主义,难道不正是毁掉我们大学和教育的罪魁祸首吗?
 
    第五,中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老龄,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未老先衰“!为了减少社会负担,日本都把退休年龄后延了!老年人可以告别狭义上的工作,但并不意味着,就无法投身于广义上的社会工作。而我们目前的所谓“老龄教育”,还停留在一个很低级的层面,像老年大学,不能仅仅是唱歌绘画、修身养性的所在,它必须充分利用老年人的智慧和经验,为社会进步发挥更大的作用!

    几十年前,胡适曾对他即将毕业的学生们说:“不要抛弃学问。以前的功课,也许有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毕业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记住:学问决不会辜负人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