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恕我冒昧,您……去过监狱么?

(2006-09-06 22:29:10)
分类: 骆新发言往期内容
    恕我冒昧,先问您个问题:您……去过监狱么?

    当然,不是说您自己蹲没蹲过监狱,而是问您有没有“参观”过监狱?或许有人一听这问题,会火冒三丈:我没事儿去那地方干吗?就算要进行“普法教育”,也犯不上让我们到监狱里去“体验生活”吧?谁不知道关在监狱里的滋味不好受呢?就像每个人都不想死,但总不见得,非要靠自杀才能体验“死亡的恐怖”吧?

    不过,就在今年的8月31日,湖南的浏阳市,就真有这么一批人,被集体拉到了这个城市的“女子监狱”转了一圈。而参观者,全是浏阳当地各个委办局、新任党政一把手的夫人。之所以要组织这次“参观”,当地纪委一位姓罗的副书记解释:“是为了加强一把手及配偶的法制观念,领导干部的配偶们,要学会‘四要’、‘四不要’,当好贤内助。”因为根据以往的办案经验,他可能很清楚,配偶,经常是领导干部最薄弱的环节。

    据说那天,天气很热,偏巧监狱又停电,可把这些夫人们给“热坏了”。整个“参观”过程有一个多小时。她们先是参观了女犯的生产区;后来,又在监狱举办的警示教育大会上,聆听了两名女犯的现身说法,其中一个,是因为“利用丈夫职权受贿”而被判的刑,讲述时她泪流满面,后悔不已!

    参观结束后,夫人们回到纪委办公室,还开了一个座谈会。据说有不少人都做了深刻反省。还有位镇长夫人,很麻利地总结:“通过这次活动,体现了组织对干部的关心,使配偶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重要作用,有助于鼓励丈夫弘扬不贪不色的工作作风!” 当然按照要求,几天以后,夫人们还必须将参观感受上交组织部门。

    类似的事情大概您也“似曾相识”:比如有的地方,就给领导配偶办过学习班,发过文件;也有的地方,还号召领导的孩子,给家长写信,劝导爹妈千万不要做坏事,甚至还鼓励小孩子向爹妈的领导打小报告,汇报家里有哪些不正常,这叫防患于未然。
 
    但是,我就有点不明白,这些党政领导干部,只能服从家人的管束吗?难道我们平日里,就没有监督和制约,防止他们滥用职权、胡作非为吗?当然,纪检部门对领导家属做点工作,也无可厚非:毕竟一个正直廉洁的干部,背后一定要有个明理知法的家庭。但是像浏阳市的做法,是不是也有点不尊重人呢?干部的确归你管,可人家的配偶,不一定都是国家公职人员啊!如此组织的“硬性参观”,会不会也属于另一种“滥用职权”呢?

    其实,蓄意杀人者,不会因为知道对方会死,就停止犯罪;同样,贪官污吏也并不是不了解,因为腐败和渎职,会给自己带来严厉的处罚,关键是手握着不受约束的权力,眼看着唾手可得的巨大利益,有几个人会中止贪婪的惯性呢?特别是像湖南郴州这样的“窝案”,官场的集体贪婪,完全可以湮灭所有的道德荣辱.
 
    企图利用配偶给予监督?能有多大作用呢?大凡贪官,95%以上都有情妇,像江苏省建设厅原厅长徐其耀,竟包养过140多个情妇,可谓创造纪录了!当与情妇的“鱼水共欢”,成了贪官们最强烈的感情寄托时,他们的配偶们又能如何作为呢?为了维护已经拥有的优越生活和地位,我们见识了很多配偶,要么就是默不作声,要么就干脆合谋沆瀣。湖南那位副厅级领导曾国华,不就是在妻子知道了自己和情妇贺某的往来之后,依旧我行我素吗?他还与贺某签订了“合同”,不但承诺“六十岁时跟贺某结婚”,甚至还约定,一周要跟贺某做爱三次!是因为这老兄实在是身体扛不住、又不甘受情妇的严厉管束,于是拙劣地想到“雇凶杀人”,这下子,终于把自己彻底毁掉了!

    苍蝇不叮没缝的蛋,世上更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么一批又一批贪官纷纷落马的时候,我们不妨问一句:难道他们之前的胡作非为,就没有一点劣迹流露么?为什么如此多的上级领导,在部下“出事”之后,还能腆着脸、开群众大会、做反腐报告呢?难道这些领导的领导,就不用承担一丁点用人失当、监管失察的责任么?
 
    如果一切正常的制度,都被官场的潜规则破坏殆尽,人性卑劣的那一面,就会完全暴露,不计后果。参观监狱?恐怕也只能是参观参观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