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法律的威严不能光靠执法者“打不还手 骂不还口”来维护

(2006-04-27 22:41:49)
分类: 骆新发言往期内容
    北京,既然是首都,全国人民都心向往之。于是,这个城市里的许多东西很容易就演变成“稀缺资源”,一过年,北京不仅房价涨,连大学生毕业的“留京指标”也跟着一路狂飙,据说都能卖到七八万人民币了。 

    “留京指标”能卖么?你要正了巴经地去问官员,回答也肯定是正了巴经的:不能。因为这是在北京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每年根据政策规定,免费申请来的。但是,由于户口歧视性的政策,依然延续,加上刚性的供求矛盾,使得“卖指标”,在许多单位,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只不过,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明知户籍管理艰难,有些控制不住,也总要端出个架子,犹抱琵琶半遮面:要想拿到户口,您怎么也得算是个紧缺的人才。于是,你会看到洋洋洒洒的一大篇“人才目录”。只不过,制订标准的人,也明白最终选“人才”的不是自己,而是各类单位。既然是单位上报,那么“免费午餐”,就很快地变成了“有价出售”。我自己就知道,有些单位,干脆就靠卖“留京指标”发财。

    许多年前,指标曾经是价格双轨制中,让许多人中饱私囊的工具。在一个市场化程度不高、监督机制又不完善的社会中,表面上,越是严格管制的公共物品,私底下,就越有机会,成为具有权力属性的特殊商品。

    其实,人口流入特大城市,目前,还不能完全没有一定的“准入制度”,关键是这个制度,不能靠单向、静态和唯一的标准来加以界定。在户籍制度,还不可能有大的改变之前,上海推行多年的工作居住证制度,不就挺好么?因为它可以是动态的,是多项标准参照的。但为什么比起上海来,北京偏偏做不到呢?另外,凭什么只有应届毕业的大学生,才能争取到留京指标?凭什么不是北京市户口,在劳动关系的签订上,就必须障碍重重?既然早就不是雇佣者一辈子为一个单位打工的时代了,那凭什么只有单位,才有资格申请到这个指标呢?我想,就算这些问题,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那么北京市户口,还不如干脆就定成可流通的商品,像买房子一样,明码标价,至少还有个“公开透明”,杜绝黑市交易,难道不是么?

    听说上个星期,上海有个女硕士,因为乱穿马路,还粗暴妨碍执法,被拘留了10天。可惜我当时不在现场,没能一睹这位刘女士“大义凛然”的风采。不过,比起吉林德惠市一位女司机,刘硕士好歹还是个文化人。据说,这个女司机,因为无证运营,被交警扣了车,她厉害啊,竟然在15分钟里,扇了交警40个耳光。俩警察大概也认为,好男不和女斗,硬着头皮愣没有还手,他们也不能跑,跑了不更丢人么?在大伙眼里,警察还有威严么?当然,最后这个女人被拘留了。只是舆论上,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一种说,警察忍辱负重,是条汉子;也有人说,这样的警察太窝囊!干嘛不增设“袭警罪”?

    法律的威严,确实不能光靠执法者“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来维护,但如果光靠这个事件,就断定警察是弱势群体,肯定有失偏颇。假设,如果是警察扇了那个女司机40个耳光,打人者,同样能被迅速拘留,得到应有的惩罚吗?比起某些地方,掌握过大权力的警察,那种目无法纪、祸害百姓的行为,这两个警察,值得我们尊敬!当然,被扇了40个耳光,也确实显得多了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