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骆新发言第006期

(2006-01-09 15:10:48)
分类: 骆新发言往期内容
现在是骆新发言。
 
(为创新型国家奠基)    今天国内最重要的事,当属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全国科技大会”。而我认为,这次大会,更是一个政策上的信号:“自主创新”,不应仅仅是一句口号,我们在学术中,是否给理性的批评和讨论,留有空间?在机构里,是否给建设性的人才或团队给予支持?在制度上,是否对吃饱了混天黑的平庸之辈,真正有效地淘汰?而对虚荣和造假,我们又能忍耐到何时?就拿大学举例子吧,前段时间,汕头大学胡兴荣“抄袭论文”,被扫地出门了,但是他之所以成为新闻人物,其实就在于,许多比汕头大学名声更显赫高校,所出现的性质比胡某人还严重的文抄公,至今还逍遥自在!“问责制”,为什么在某些地方,偏偏就行不通呢?
 
(公开,一定比封闭好)
    我又想到了国务院昨天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人们之所以对它给予高度关注,不仅因为它明确了政府的首要任务,就是“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更在于,《总体预案》明确了事件的分类分级、处理流程、报告原则和责任归属。有意思的是,今天,几乎所有媒体,都不约而同地把焦点,集中在了预案中,“迟报、谎报、漏报、瞒报,将追究责任”这一条上。其理由,我想不言自明:从2003年,席卷全国的“非典恐慌”,到去年底“松花江污染”事件,这两年,公众越来越纳闷,牵涉自己身家性命的信息,为什么在第一时间,常常是得不到公开?一些为了保住乌纱帽,习惯于欺上瞒下的官员,为什么对事后的追究没太感到害怕?对政府执政能力的考验,原则之一,就在于说真话,而且要在真实的前提下,尽快赢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绝不是费了吃奶的劲儿,尽量隐瞒限制,装聋作哑!如果不是撒谎,你又何必沉默?
 
(平价,需要平民价值观)
    治病救人的医院,现在也真的有点“病入膏肓”了。这两天卫生部接二连三地,为医疗机构的顽症开“药方”:比如设立基金、不能见死不救;控制大医院规模、要对公立医院开办特需进行干预;严禁医生收入与业务收入挂钩;还要多建平价医院啦等等。理由嘛,卫生部高部长也说了!(卫生部部长高强:与发达国家盲目攀比,一味地追求高精尖的技术和豪华的设施条件。因为贷了款就要还,还本付息的支出就要加到群众的医疗负担上,这就是群众看病贵的一个原因。
)但是以我的常识判断,强调公益性,首先就要加大国家对医疗卫生的公益性投入,破除公立医疗的垄断,否则,所有医院,都不能抑制自己赚钱的冲动,尤其那些公立医院,要狠起来,拦都拦不住!

(不孝张榜为哪般?)
    上海南京东路街道,最近拟定了一个制度:为了保障独居老人获得关爱,子女必须定期与老人见面,一旦不达标将登上街道“不孝榜”。(敬老院工作人员:三个月不来看望,通知单位或者亲属,上“不孝榜”
)街道干部,看来对社会舆论的作用,是深信不疑的,你不孝顺,就得万夫所指,就得淹死在人民唾沫的汪洋大海!孤独的老人,当然希望得到晚辈的看望,但对孝顺的定义,是否一定表现在“看与不看”上呢?就算是迫于压力,子女去看父母了,谁又能保证,这里面没有走形式,表面上送了温暖,暗地里陡生矛盾,岂不是更让家庭矛盾升级了么?我不否认,法律和舆论,对不孝子孙,都有惩戒作用,但是,将道德硬性上升为制度,能看出有些人,还是习惯于简单的方法,用刚性惩罚代替软性说服,把沟通变成了形式。古人说:己所不欲,毋施于人;我要说:己所欲,也毋施于人。这才是文明与和谐的根本!
 
(东方卫视《东方夜新闻》之“骆新发言” 2006年01月09日播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