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糜月

(2023-04-12 15:48:48)
近段心态有些糜烂,却也有些野心蓬勃,但终归行动意志上拖了个巨大的后腿。下笔要犹豫及积攒勇气悠久,还是靠了重新阅视以往胡乱涂抹的小文激发了这小子还有点牛逼不继续埋没了浪费之感,经历种种摆烂行为后,才正襟危坐,要小小奋发一下。气温日益高涨,到了可以穿花短裤四处游走的季节,风大,呼呼作响,宿舍里一股温吞之气,要从这种容易腐败人心的氛围中爬起来,小小鼓励一下自己,确实是不容易的啊,小伙子还是值得救赎的。
近一个多月时间里,书还是完成了不少量,按照惯例,还是要一一道道,作以后再次萎靡之时激奋之用。
老舍的印象仅限于《四世同堂》,但也仅有中学生故作深沉揭露社会百态的观感,初心向好,气势上欠缺了点鲁迅的扎实根基,所以一般为评。也不知什么时候买了一本《正红旗下》,翻书柜找寻未看书籍,崭新还未撕护膜,竟然还有没看的,就带下来了。不管怎样,老舍先生的叙述都描绘了一种社会现实,我现在发现了,文学作品对社会或时代的针砭都是将情状呈现,让读者代入进行主观评判,我代入之后,确实觉得后清八旗因袭旧俸,不干活就可以饱肚,养成的确实有不少废物,从国家国防上来说,无竞争压力之下的尸位素餐,还积重难返,真是自掘坟墓了。朝代更替,看似外敌扰政,实际大多是败絮其中后逼人为匪了。老舍的口吻如成年动画,包括该书后附带的几篇短篇,一如往观,内心肯定是严肃的,但对我则缺少一股气了,希望后续《骆驼祥子》能把这股气给补上。
丘吉尔的2本二战回忆录(远东战场、北非战场)怕是买了一两年了,一直放着,足以显示阅读的低速性。本月间一鼓作气看完,纳闷了就这两本能获诺贝尔,然后百度了一下,完整版有十多本,我所采购的应该只是部分或者说局部并精简篇。也只能先这样了 ,这两本的厚度足以令我敬畏,其他先敬而远之吧。有几个感官:一是这么长的篇幅其中掺杂了大量的现成的往来信件及电报,有投机取巧之嫌,但也仅仅是我的嫌疑了,人家也许只是为了将事件往来去脉陈述清楚,正好这些电报就足以表达事件过程当事人员交锋及心态的变化,后期将各种以往信件、电报有序且略带煽情的衔接,也算一番功夫;二是其中信件、电报应该在他手里有过修改或者修饰,能够在历史长河中的顶级国家斗殴活动中纵横捭阖的一个人之一,我就不相信对盟友、对下级不管喜忧事都是一种家长宠溺式理解或者维护,就没见正常愤怒或者想杀人的语气,不太可能,应该是胜利者的一种从容的自我标榜;三是丘吉尔确实在文字上是有诗意的一个人,叙事的衔接上有他不少极尽晕染之处;四是从马后炮的角度看待,在他视角下,胜利永远是属于他们的,所以多少艰难险阻,在追忆上缺少一种代入感的绝望,所以对事件的艰难性缺少一种苦难电影下的悲悯;五是站在他们的角度,个体的人的生或灭对他们的冲击没有那么大,这是职责所在,也是斗殴期间应存有的基本武德,悲秋伤春的话仗还怎么打;六是从追述的角度看历史,就那么几个简单的脉络或转折,但其中每一秒所覆盖的苦难是难以用文字再现的,所以看人得从俯瞰及深入两个角度,上帝视眼看就是历史一尘埃,置身其中看就是万千;七是英国作为帝国,其所调动的资源是广大的,但也不应忘了历史,英国虽在二战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但那是建立在多年的殖民吸血上,这个时候你还不出力,天地也不能理解了,所以不要过度的吹嘘自己的功绩,你站在那个位置,这么做是应该的,可能还不够;八是让我对战争有了更深的理解,同等体量间的战争不是靠开始时的一蹴而就完成的,最终靠的是各种资源的续血能力,挨打了还能站起来打回去,所以现在中国的人及工业能力才是国防的根基啊。
又读了一本贾平凹的书,这次是中篇合集,感觉依然如初,好评。无可预见性情节写的好的在我脑子里再没有其他人写的可以媲美贾了,重要是文字水平,让我觉得天赋真是难以名状的东西。有必要记得其中一篇,叫《小人物》,对同一件事不同角度不同立场的表述,就可以用这一篇作为典范来昭示其中的有罪式推断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小湾三月初
后一篇:河南郑州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