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南联大——中国大学精神的丰碑

(2016-01-31 18:56:11)
标签:

西南联大——中国大学

分类: 天马随笔
Why the Southwest Associated University as the most beautiful university 
西南联大——中国大学精神的丰碑
西南联大——中国大学精神的丰碑
中国目前的国际地位与中国大学的国际影响极不相衬是国人的一块心病,也是中国软实力与硬件相比相对落后的无奈,这自然让人怀念当年国立西南联大——中国大学精神的伟大丰碑。1937年11月1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岳麓山下组成了西南联大的前身长沙临时大学,开学一个月后,随后由于日军沿长江一线步步紧逼,师生们于是在1938年2月搬迁入云南,同年4月,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址现为云南师范大学。清华、南开三所名校的优良传统和办学理念,名师荟萃,形成了特有的“爱国、民主、科学”和“刚毅坚卓”的西南联大精神。中国教育界一致认为:西南联大是真正实现学术自由的中国大学. 中国最好的大学。多少志士仁人深情呼唤一定要实现西南联大精神的回归。西南联大有“内树学术自由,外筑民主堡垒”之美誉,自然自由自在,如云如海如山,其历史面貌,铭刻在中国教育史中:“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在中国大地的西南角,汇聚了这个民族最伟大的心灵,他们‘颠沛必于是,造次必于是’,接续着中华文化的星火,也延续着中西方文华碰撞后的火种.1938年4月2日,根据国民政府国防最高会议通过的决议,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正式成立。西南联合大学仍然由张伯苓、蒋梦麟、梅贻琦任最高行政领导——常务委员会委员。张伯苓深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三位校长都去负责学校管理工作,极有可能出现矛盾和问题,最终导致管理混乱,因此就将管理职权全部交给蒋、梅二人,自己前往重庆南开中学。他有些调侃地告诉蒋梦麟说:“我的表你戴着”,意即“你代表我”。后来,蒋梦麟也另兼他职,于是西南联合大学的许多具体事务由梅贻琦来掌管.简陋的桌凳曾是大师的摇篮,陈寅恪、冯友兰等大师在这里讲课,邓稼先、李政道等杰出学者从这里开始了辉煌的起点。在高楼耸立的角落里,铁皮屋顶的一间教室显得很突兀。这是仅存的教室原貌,土坯墙,马口铁的屋顶,正应了梅先生:所谓大学,非有“大楼”之谓,乃有“大师”之谓也。西南联大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是抗日战争艰苦卓绝年代成功办学的典范。在短短八年西南联合大学在我国教育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西南联大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撒下民主种子,争取民族独立与自由,镌刻不朽的丰碑.感念今日,今吟唱这曲联大校歌,心中甚为激动满怀——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
    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
    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
    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
    便一城三户,壮怀难折。
    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
    待驱逐倭虏复神京,还燕碣。
西南联大——中国大学精神的丰碑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5月4日举行结业典礼,7月31日宣布结束。抗战胜利后,三校复员返回平、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师范学院留昆续办,即现今的云南师范大学。在滇期间,于1938年春建立分校。于1940年8月设叙永分校。1946年5月,上述3校迁回原址复校后,师范学院留云南独立设院,改称昆明师范学院,后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与西南联大一路之隔的云南大学,抗日战争时期在著名数学家熊庆来的主持下也聚集了大批学者,如严济慈、彭桓武等。一些知名学者在西南联大与云南大学两校兼职;许多活动也由两校师生共同参加。西南联大师生中后来出了至少7位两弹一星元勋(赵九章、邓稼先、郭永怀、朱光亚、王希季、陈芳允、屠守锷),171位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小说《未央歌》的故事场景就在此处。著名校友有杨振宁、李政道、朱光亚 、谢玮 、邓稼先 、黄昆 、彭佩云、 王希季、 陈芳允、郭永怀、 屠守锷 、吴讷荪、 陈忠经、戴传曾等。著名教师有吴大猷、周培源 、王竹溪、梁思诚、金岳霖 、陈省身 、王力、 朱自清、 冯友兰 、吴有训 、陈寅恪、沈从文、陈岱 闻一多、 钱穆、钱钟书、费孝通、 华罗庚、朱光潜、吴晗、赵九章、李楷文、林徽因等。西南联大在滇8年。校训为刚毅坚卓。校风民主自由、严谨求实、活泼创新、团结实干。专业设置西南联大共设文、理、法商、工、师范五学院,共26系,另有先修班和体育部。前后任教的教授300余人都是各个学科、专业的泰斗、顶级专家,学生有8000人,毕业生近4000人。联大师生担任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共171人(学生92人),其中有杨振宁、李振道2人获得诺贝尔奖;赵九章、邓稼先等8人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黄昆、刘东生、叶笃正3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宋平、彭佩云等人成为国家领导人。联大校舍西南联大先租得蒙自海关、昆明大西门外昆华农业学校、拓东路迤西会馆等处为校舍,总办公处设在城内崇仁街46号,但仍不敷应用。1938年7月,学校以昆明市西北角城外荒地124亩为校址,修建新校舍。 1939年4月,西南联大新校舍落成,有学生宿舍36栋,全是土墙茅草顶结构;教室、办公室、实验室56栋,为土墙铁皮顶结构;食堂2栋,图书馆1栋,为砖木结构。 834名联大学生参军西南联合大学抗战八年间,西南联大从军学生前后一共达到834人,其中不乏主动投笔从戎的热血青年,联大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之子梅祖彦就是其中之一。除了担任翻译外,联大学生还参加了远征军和空军。在1942年至1945年间,为了保证空中运输线“驼峰”航线的畅通,1500名中美健儿血洒长空。根据记载,其中就有联大的从军学生。
 
西南联大——中国大学精神的丰碑
相有图■真相有图■ 
No fact stands without pictures

观摩奥运,走读世博。看NBA,品世界杯。我观察,我纪录,我沉思,我见证。过低碳生活,倡普世价值;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读无字书,做逍遥人。洞察世界,洞悉人生。生也有涯,无涯惟智;文果载心,余心有寄。终生学习延续生命之长度,遍走全球拓展生命之宽度,拔高境界提升生命之高度。视自由思想为空气,秉独立人格为生命,以创造精神为动力,建公民社会为使命。精通外语为我打开认识世界的几多窗户,天文爱好让我养成仰望天空的独特习惯。熟读历史拓宽生命长度,哲学研究提升思想境界,沉迷宗教展开大爱翅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