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加仑

标签:
旅游 |
分类: 行走故事 |
8月10日中午飞抵苏黎世。在机场买好8天不连续使用的瑞士通票及半价票,坐火车直奔位于瑞士东北部的圣加仑,它是我们瑞士行的首站。





人们来到这座从7世纪便存在的历史古都,大多是冲着那个知名大教堂以及附属的藏书丰厚的图书馆,我们也不例外。
7世纪初,爱尔兰的修道士克伦邦与12个朋友踏上布道的旅程,抵达博登湖湖畔的阿尔邦时,同行者只剩下了加卢斯。加卢斯在距离阿尔邦西南10公里的小山坡上修建了修道院,这便是今天圣加仑的起源,城镇的名字也来自加卢斯的名字。
第二天早晨,阳光洒进小镇,舞台点亮了,主角便是这高耸着两根尖塔的大教堂。尖塔实在太高,得站在远处才能观赏到它的全貌。漂亮!







毗邻大教堂东侧,呈“凹”字形建造的是修道院。修道院的大部分建筑都是在18世纪第二个黄金时期建造的。现存的所有建筑,在历史上、形态上都混杂着各种各样的风格。





该修道院的图书馆颇为有名,由建筑师彼得·托姆设计,于1765年建成。

凡是走进图书馆大厅的人,无不对它的豪华美丽赞叹不已。无论是以五彩的木料所嵌成的地板,还是金色的、精美的圆柱柱顶的雕刻;无论是天花板上绘着无数人物的彩绘,还是优雅的走廊以及走廊上灰色的、浓淡有致的装饰文字。这所有的一切,即使在集18世纪后期技术之精粹的瑞士,也可以被列入最为美妙的洛可可艺术的杰作之中。


或许正因为拥有这个著名的图书馆,圣加仑的读书氛围似乎比别处更加浓厚。就在中心广场,居然摆出个露天读书场。



人们或窝在摇床或陷进软布沙发中,捧书阅读,个个神情专注,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连广场中心的那棵大树,枝繁叶茂,似乎久经熏陶,也满腹经纶了。





民居以大教堂为中心,呈放射状散开。它们曾被古城墙环绕,尽管城墙没有保存下来,但大概的布局依然可以想象。漫步其中,四通八达的细窄小道与飘窗设计,城镇的特色呼之欲出。而那些木结构建筑,定是受到邻居德国的影响。









离开大教堂,那些略带古风的建筑也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建筑。现代人有创意,在这特色鲜明的两种建筑中间,铺上了一块鲜艳的红色地面,它是2005年建造的休闲区。阳光下的红色越发亮眼,一切就宛如电影中的场景一样令人不禁沉浸其中。











前一篇:去瑞士
后一篇:瑞士乡村与莱茵河畔的古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