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斯卡巨画

标签:
旅游 |
分类: 行走故事 |
伊卡和纳斯卡两地之间,是秘鲁南部沿海的平原台地,荒凉的沙漠连绵不绝,一望无垠。

纳斯卡,向往已久的地方。尽管对于乘坐小飞机的不舒适感早有耳闻,但还是想去亲身体验一番。在国内提前上网预定了8月18日的飞行时间,考虑到天气因素,没有汇款下定,而是想等到了再碰运气。8月17日晚,坐巴士从阿雷基帕赶往纳斯卡。同排的有三位老外,两位男士的脚臭味与身边女士散发出的狐臭混合着向我袭来,阵阵恶心反胃。这还没到纳斯卡,就已经开始难受了。第二天早上7点半,巴士晚点一个多小时到达纳斯卡。走出车站,惊喜地发现有人手举写有我名字的纸牌,他们居然来接我了,实在出乎意料。在街边旅行社休息了会儿,与其他几位游客一起坐车前往机场。中午时分,经过称重、检查等流程,终于与其他4位游客一起登机了。这架小飞机可载客6人,前面两排的座位给了那4位游客,我一人独享最后一排。

在这片面积达450平方千米的沙漠平原地带,共有约70幅巨画、数百个几何形图案,还有无数条绵延数千米的直线。这次我们飞的是小圈,可以看到十多个图案。与当年那位发现这些巨画的美国长岛大学教授鲍尔·科索克一样,当镶嵌在茫茫沙谷中的由无数奇特的线条和几何形图案、动植物图案构成的巨画清晰地展现在眼前时,我也被深深地震撼了。陆续出现的绘有动物、植物和人物的图案,海豚、猴子、狗、蜂鸟、鹰、蜘蛛、树、宇航员等,无不栩栩如生。









再看猴子图案。这种猴子只有在安第斯山脉东麓才能见到。但不知是谁把它的图案画在了纳斯卡平原的沙漠中,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许多来回穿越巨画的线条,它们大部分是不断延伸的直线,有的数千米,纵横交错地伸向大平原的四面八方。还有螺旋形的。




还有一幅很长的巨画,头上有两个圆圆的大眼睛,长尾巴,不会是蜻蜓吧?




瑞士知名专家埃利皮·冯·丹尼肯在其撰写的《众神之车》中写道:“纳斯卡北部荒凉的平原台地曾是外星人到达地球的着陆点,那些镶嵌在大地上的一幅幅巨画是他们用来确定方位的坐标。”丹尼肯对纳斯卡巨画的解释迄今还无法完全为科学家所接受。诚然,这并不是说当今科学家已掌握了可靠的证据,能揭开纳斯卡巨画的秘密。一直潜心于巨画研究和保存工作,被誉为“纳斯卡巨画守护神”的德国女数学家玛利亚·莱希博士认为:“纳斯卡巨画是这一带从事农业、渔业等各种劳作的古代印第安人仰望苍穹,为祈求众神从上苍伸出援助之手在大地上绘制的。”目前,莱希博士关于“纳斯卡巨画与天体运动密不可分,它可能起源于某种祭祀礼仪”的说法已成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