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米尔印度教中心——贾夫纳

标签:
旅游 |
分类: 行走故事 |
再往前走,发现东面还有个雕着神像、金色拱状的门塔,造型优美,令人印象深刻。
最后将手中的椰子狠狠砸向黑色石块,必须砸碎,否则还得重来(需要点力气)。
走进神庙,气氛凝重,人们向着前方供奉着穆鲁甘神铜像的屋子朝拜,神情虔诚,
而其他印度教神灵比如穆鲁甘的象头兄弟,则处于圣所周围的神龛里。内部那装饰黄铜饰品的巨大通风顶棚,比真人还大的壁画,由立柱支撑的大厅以及四边立柱带台阶的水池,令人惊叹。
当晚,两人饭后散步,被一阵鼓乐声吸引,来到附近一座神庙,
庙门灯火通明,几位光着上身的大汉将庙内供奉的猴神铜像搬到自制的4轮木车上,以闪烁的灯光装饰(为保持供电状态,车后还拖着一台柴油发电机),信徒围观或跟随,神情虔诚。临走的那天傍晚,独自去了纳鲁尔坎达司瓦姆神庙,一场大雨将我留下,
碰巧赶上祈祷时间,有幸见识了信徒的朝拜活动。开场照例是击鼓、吹奏(有点像唢呐的声音),鼓乐声中,圣所里的穆鲁甘神铜像被抬了出来,人们纷纷上前膜拜。接着,在悦耳的铃声和激昂的鼓声中,信徒们跟着手持烛火的人依次来到庙内各个角落朝拜各路神灵,
然后抬起穆鲁甘神铜像沿圣所周围顺时针缓慢绕行,信徒们紧紧跟随,最后将铜像小心翼翼放回圣所。
虽说他们与大多数印度人一样,信奉的是印度教,但这种朝拜方式却是头回见识,想必在很早以前的贾夫纳王国,人们就是这样朝拜的。贾夫纳王国是一个强大的泰米尔王朝,以纳鲁尔为都城控制该地区,自13世纪初起统治了400年,至今贾夫纳一直都是斯里兰卡泰米尔印度教的文化和宗教中心。
不过,随着葡萄牙、荷兰、英国的先后入侵,信仰基督教的浪潮随之席卷而来,其中的圣玛丽天主教堂是经典。
翻开贾夫纳地图,你会发现印度教神庙、天主教堂和清真寺各占一方,却并未呈现出三足鼎立之势,毕竟信奉印度教的泰米尔人占据了绝大多数,而且有意思的是,中间地带还有个重建的佛教中心。
与同行的佛教徒一起走进斯里兰卡北部地区唯一的佛教朝圣点。
传说佛祖曾经来到岛上,来阻止国王与他侄子间为争夺一座镶满宝石的王座而爆发的战争。佛祖的解决方案就是:捐给寺庙。宝座和从前的那座寺庙已经消失很久了,现在这儿建起了一座银色的舍利塔。我们正巧赶上一场朝拜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