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英国王室(上)

标签:
旅游 |
分类: 行走故事 |
记得那天我从泰晤士河边赶到白金汉宫已近11点,只见马路边、喷泉池周围、白金汉宫大门前全是人,骑着高头大马的警察维持着秩序,人们头顶烈日,耐心等待。
说实话,起初听到有节奏的鼓乐声,看到身穿鲜艳制服、头戴黑皮高帽的士兵队列,还挺新奇的,不过很快就觉得有些单调乏味了。
当时真想进宫瞧瞧。机会终于来了。离开伦敦的前两天,路过白金汉宫,突然瞧见夏季开放的海报,赶紧进去打听,里面的工作人员建议即刻买票,幸亏听了他的话,开放头天等着买票的队伍排了好长。1703年作为白金汉侯爵官邸而建的白金汉宫,在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统治后,成为了王室的居所。尽管与首都那些壮丽的建筑物相比,白金汉宫的外表显得有点平庸,但其内部的奢华还是给所有参观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其中让人惊喜的是展出了凯特王妃的婚纱,非常漂亮,这不由使我想起1947年伊丽莎白公主结婚,那个时候国家正处于战后经济拮据时期,善良的英国妇女争相把自己得到的布票寄给她们的公主,好让公主能有足够的布做出最美丽的婚纱,成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新娘。还有那间有阳台的房间,伊丽莎白和菲利普、查尔斯和戴安娜,以及威廉和凯特都曾来到阳台,向群众挥手致意,留下甜蜜的亲吻。
而令我感慨的是,即使在“二战”期间,女王也没有离开过白金汉宫,当时极大拉近了王室与国民的距离。如今时光荏苒,当年美丽动人的伊丽莎白已是一位慈祥、可爱的老祖母了,然而魅力依旧。
后来发生的一件事,令我对白金汉宫的印象更加深刻。那天上午参观结束,就去了其他地方,一直逛到下午近5点,当时人在泰晤士河靠近伦敦眼的桥上,阳光灿烂,心情大好,不料放镜头盖时习惯性摸了摸裤袋,发觉怎么是空的,钥匙圈不见了,上面有两把小钥匙,原本用来锁行李箱的,现在拿来锁宿舍里的铁柜了。糟糕,当时脑子嗡的一声,整个人连路都走不动了,一想到可能要请前台工作人员帮我砸锁,就十分为难,因为之前帮朋友忙将其带给英国老师的礼物托前台照看了几天,添了不少麻烦,现在再开口为了这事……总不太好。可是,钥匙怎么会不见了呢?想来想去,想到了白金汉宫,参观前的例行检查要求将钥匙放在塑料盒里,完事后只想着相机和背包,钥匙却忘了。二话不说,赶快走,等我气喘吁吁赶到白金汉宫边门时,已是大门紧闭,隔着铁栏杆见里面不远处站着一位小姐,便大声喊道:“对不起,我是今天上午来此参观的一位游客,接受检查时忘取走放在塑料盒里的钥匙了,能否请您帮我看看?”小姐当即叫来一位男士,他仔细询问了有关情况,让我等几分钟,就进去了,很快又出来了,说是那些塑料盒在另一处大门,还需再等5分钟。5分钟后,这位绅士不紧不慢地走到门口,手里拿着我的那串钥匙,当时真是欣喜若狂,不知道说了多少次“非常感谢你”,而他只是面带微笑地说了句:“希望你在伦敦玩得愉快,好好享受。”事后我想,自己是第一批进去参观的,后来又有很多人接受检查,这个遗忘在塑料盒里的小钥匙圈居然没被人当作垃圾丢掉,不得不佩服里面这些工作人员的素质。
里面停放着的各款皇家马车以及金光闪闪的黄金马车,令人一下子沉浸在了灰姑娘的幻想之中,而且可以确信,任何时候这些马车都不会变回南瓜。
尤其是这辆黄金马车,从乔治四世开始一直到现在,每次加冕典礼上都会使用,不过乘坐过它的人大多会抱怨,因为实在不够平稳。
900多年来这座城堡经多次修建成为英国王室的重要要塞,是哥特式建筑的杰作。
我最喜欢到城堡南面去走走那条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漫漫长路,两边修剪整齐的宽阔草带令人心情愉悦,站在远处眺望温莎古堡与绿树草地形成的对比画面,实在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