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城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上)

标签:
旅游 |
分类: 行走故事 |
经过漫长的一个月或更长时间的徒步、骑行,他们脚上磨出了水泡,甚至抽筋、肌腱发炎,真是伤痕累累、筋疲力尽。
而他们的动机,其实在很多方面与几百年前的人们差不多。中世纪的朝圣者因为信仰、苦修、赎罪、对未来的希望而走上这条道路,也有少数是为了探险;现代的朝圣者也不仅仅是为了罗马式和哥特式的艺术、挑战身体极限、沿途壮丽的不断变换的风景,或享受一次相对低廉的假期等目的而来,同时更是为了决定人生的下一步规划,或完成一次心灵、宗教之旅,或是为了失恋后的疗伤,为了解决中年时期的一次危机等等。
这让我想起2005年在西藏转山的经历,那次炼狱般的考验,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命运也就此改变。那次尽管只走了两天,可沿途恶劣的气候,高原反应的折磨,路况的艰险,住宿的简陋,同样需要勇气,同样磨练毅力,同样令人终生难忘。
这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天主教双王费尔南多和伊莎贝尔捐赠的巴洛克风格的皇家医院。据说,从前朝圣者在这里可以得到一碗热腾腾的汤,但是现在,它已经成了富裕的游客歇脚的地方,是一家政府经营的豪华旅馆。
大教堂最为壮丽的部分,是具有纪念碑性质的楚利盖拉风格的正面墙,其两侧用两座巴洛克风格的塔加固。这恐怕是对加利西亚地区所有建筑和宗教艺术影响最大的作品。
而且,每逢当地特有的绵绵细雨偶尔止歇的时候,这堵正面墙便像是燃烧起来了一样,泛出美丽明亮的光彩。带着惊叹仰视它的朝圣者所得到的印象,用音乐比喻的话就是,它不是把音符写在五线谱上的普通乐曲,而是将一块块石头堆积起来创作而成的巴洛克风格的协奏曲。
伟大的艺术家总是超越时代的,马特奥也超越了当时的罗马式风格。“光荣之门”描绘了表情威严的基督作为神之子,同时也作为救世主被授予荣光的场面。周围用12使徒、天使及其他《圣经》里出现的人物做装饰。
9世纪初,使徒圣雅各的墓被修道士佩拉约发现,这一消息很快传遍整个欧洲。传说出于罗马教皇卡利克斯特斯二世之手的古文书记载:一天夜里,圣雅各出现在查理大帝的梦里,并且说“我一定把为解放使徒墓而率领十字军的查理大帝引向以灿烂银河为指针的遥远的加利西亚去。这才是通向圣地亚哥的路”。使徒圣雅各被葬于伊比利亚西北部的说法就是以此为根据的。
圣雅各在罗马帝国属地西班牙热心传教,但不顺利,返回耶路撒冷后,被希律·亚基帕一世下令斩首而殉教。据说,当人数很少的信徒将装有使徒遗体的石棺运至海边时,出现了一群天使,他们挟持一条船,将石棺装走。据说这条船越过地中海驶向大西洋,最后到达古罗马时代加利西亚地区的首府伊利亚普拉维比。就像圣马可授予威尼斯财富,圣安德烈象征拜占庭的威严一样,圣雅各成了当时边境地区加利西亚的守护圣人。
加利西亚在当时也是收复失地运动士气高昂之地,所以加利西亚的守护圣人注定最终也一定会出现在战场上的。据传说,在著名的克拉维霍战役(844年)中,使徒圣雅各以身跨白马的战士之身出现。他不停地挥舞利剑,阻挡住敌人的一次又一次进攻。在他的鼓舞下,士兵们毫不畏惧,高呼“圣雅各!”、“进攻!”、“为了西班牙!”,勇敢地冲入敌阵,最终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大教堂开工于1078年,1128年前后完成,外部在以后的各个时代里进行了多次扩建和改建。巨大的圆顶是15世纪建的,1个世纪后回廊才得以完成。兴建教堂的同时,在其周围,各种住宅、宫殿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