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部山区惊险之旅(上)

(2009-05-31 18:37:37)
标签:

旅游

分类: 行走故事

    又回到金边,下一站是东部。幅员辽阔的柬埔寨东部地区是一片对比鲜明的山区,在柬埔寨大部分平坦的农业平原的衬托下,东北部的多山、草木丛生等特点得以凸显,而少数民族、大象、瀑布和丛林的组合又使得这片山区成为少数不畏艰险的游客的乐园。最具代表性的是北边的腊塔纳基里省和南部的蒙多基里省,我选择了蒙多基里省。

    到长途汽车站买票时,售票员告诉我,没有直达蒙多基里省首府森莫诺隆的巴士,这里的车只开到离它还有段距离的地方,当然之后可以坐摩托车过去。于是,花9美元买了张不清楚终点站在何处的车票。

    第二天清晨,我和一位身材瘦小的西方女游客,以及其他当地乘客坐上巴士出发了。中午时分,为了等从其他地方赶过来搭车的一对夫妻,导致巴士晚点一个多小时,当时没人意识到这次晚点会造成什么样的严重后果,只是司机那副焦急的神态让我心里隐约有种不祥的预感。下午到达斯努,上来两男两女,全是西方背包客,开出没多久又上来个外国人,真搞不懂他怎么会一个人呆在这么偏僻的路边等车的。这时我总算搞清楚巴士将直接开往森莫诺隆,心中暗自庆幸。从斯努到森莫诺隆这段路,原本是伐木公路,因为正巧穿过野生丛林,这条公路被认为是柬埔寨最漂亮的公路之一,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当时有些路段在施工,车辆驶过,漫天尘土,就像突然刮起的“土尘暴”。有一次停车休息时见到两位骑摩托车自驾游的外国人,其灰头涂脸的模样令所有人忍俊不禁,简直就是俩土人,其他老外见状还上前拍照呢。

    接下来的一段是穿越山岭的过山车般的土路。此时,阴沉沉的天空飘起细雨,随着雨势的增强,土路顿时变成了泥路。再次爬坡时,我们这辆大巴只顾在泥地里打转,就是上不去。这时,大部分男士自觉下去推车,还搬来石块塞在轮胎下,其他人则听从指挥站到车后部,司机发动引擎,下面的人使劲推车,我们则拼命又蹦又跳,就这样一通忙活,大巴也只是往前挪了挪,紧接着痛苦地侧斜身躯,又退回到原来位置。

东部山区惊险之旅(上)

此时,夜幕降临,推车的男人们大都浑身湿透,个个冻得瑟瑟发抖,没穿鞋的,双脚粘满了泥巴,穿鞋的,也早已满目全非了。再瞧车内,过道、座椅上溅满了泥,当听说离森莫诺隆还有至少1个多小时的车程时,心里那个气啊,如果路上没有耽搁那些时间,我们现在已经在森莫诺隆了。

东部山区惊险之旅(上)

             大家只能眼睁睁看着无法动弹的大巴而无能为力

    山里的冷风透过车门吹进来,让我直打寒颤,心想:今晚不会在车里过夜吧?此时,那些背包客纷纷行动起来,看来他们并不这么想。在斯努上车的两个嬉皮士,高高瘦瘦的,看上去二、三十岁的样子,英国人将长长的金发扎于脑后,黑色卷发的法国人则留了个大胡子,两人背上背包,再扛上一把吉他与另两位法国女人率先出发了;最后上车的纽约人,身材魁梧,略微秃顶,很有领导才能,之前推车时已有所表现。此时他迅速取出一次性雨衣,套在身上,与其他人互留手机号后,背上了背包;而与我同在金边上车的爱尔兰女人,别看人家身材娇小,却已将两个包往前胸后背挂上了。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状况,我真不知如何是好。自从带上单反相机旅行以来,我不得不放弃背包,改用拉杆箱,现在可好,难道要我在泥地里拖着行李箱走?纽约人在等我做最后决定,自信的眼神似乎是在鼓励我,而他的自信却来自于身旁站着的那位年轻僧人,从其嘴里蹦出的几个英语单词,我们得知只须往前走一、二公里路就能搭到车。当时雨水顺着他那光滑的头顶流淌下来,其年轻稚嫩的脸上也早已分不清是汗水还是雨水,湿透了的僧袍紧紧贴在身上,让他很不自在。别无选择的我,只能跟他们走,于是提起拉杆箱,慢慢滑进泥地里。小和尚见状,抢过拉杆箱顶在自己头上,并将手电筒、拖鞋和挎包交给我,赤脚朝前走去,我只得举着手电筒紧跟其后,微弱的光追逐着他那轻盈的双脚,而自己那双跑鞋却像两大坨泥似的沉重不堪。再往后瞧,纽约人和爱尔兰女人在黑暗中默默行进着。

    一个多小时后,前方出现两辆大货车和一辆小车,“我说有车吧。”小和尚兴奋地叫道,“可人家不开。”纽约人冷静地回了句。这时,那两位显然已筋疲力尽的法国女人博得司机的同情,钻进了货车驾驶室,爱尔兰女人也趁机爬了进去。雨还在下,丝毫没有减弱的意思。“我们继续走吧,前面肯定还会有车的。”小和尚又喊道,虽说他的话已无法令人信服,但看在人家帮我的份上也只能跟着走了。纽约人则将自己的大背包塞在货车下面,请三位女士帮忙照看,然后紧跟我们走了。走出没多久,身后突现一道亮光,我和小和尚赶紧上前将车拦下,眼前这辆丰田四轮驱动的小货车正是我们需要的,尤其是后面空空的货车箱,人和行李都可以上。征得司机同意后,我和小和尚迫不及待爬了上去,再接上后来的纽约人,这才出发。当时站在后车厢上的三人,虽顶风冒雨,全都冻得浑身发抖,却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哈哈大笑起来。不一会儿,车前方又出现了10多个男人,这些走在队伍最前面的,大部分是当地人,人群中鹤立鸡群的是那两个嬉皮士,其中一位见有车来还轻声说了句:“哈利努亚。”大伙争先恐后地往上爬,小小的后车厢顿时挤得满满当当,剩下一人怎么也塞不进去,关键时刻,纽约人挺身而出,主动跳下了车,大伙见状,于心不忍,表示再挤挤,一定能行,可他却大手一挥,执意让我们先走,司机无奈发动了引擎,大伙只得默默目送其身影渐渐消失于夜色之中。

    又开了近两个小时,终于到达森莫诺隆,此时已是晚上近9点,雨停了。大家交给司机一些钱,然后各奔东西。我再三向小和尚表示感谢,并情不自禁上前想与其握手道别,而他却羞红了脸拼命往后躲,这才意识到自己做错了,赶紧道歉。我和那两个嬉皮士找了家便宜旅馆住下,当晚便将人家放在门口的一大缸水用完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