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去看看西岸的代表性建筑物哈特谢普苏特神庙。这座神庙横卧在一片宽阔的斜坡地上,地势向后逐渐升高,最高处与峻峭的石灰岩山崖相连接,使整个建筑处在岩壁的怀抱之中,相当别致,令人惊叹。


而说到这座神庙的主人就更有意思了。哈特谢普苏特这位古埃及唯一的女法老,是图特摩斯一世的女儿,嫁给了她的同父异母的兄长。丈夫即位后成为图特摩斯二世,可惜不久便去世了,年仅30多岁。他年幼的儿子成了他的继承人,也就是图特摩斯三世。哈特谢普苏特作为继母先是担任摄政王,辅助幼主,后来干脆篡夺王位,自称法老。为使自己的地位合法化,她建造了许多雕像和浮雕,使自己的形象具备王权的一切标志,包括国王的假胡须。她当国王一直到去世为止,但有人猜测她的死因可能与图特摩斯三世有牵连,因为他实在等得不耐烦了。
这里曾经有三座并列的神庙,可惜那两座没有保存下来。哈特谢普苏特神庙也差一点被毁掉。图特摩斯三世出于对继母的忌恨曾对这座神庙进行过破坏。19世纪中期神庙被发现时已是一片废墟,今天看到的模样是经过波兰和英国的一个联合考察队大规模重建的结果。远远看去,整座神庙线条端正匀称,有点现代派的味道。


重建的只是神庙的核心部分,而狮身人面像大道和进口处的塔式门楼都已不复存在。

可以看看的也就是“下柱廊”内的浮雕,“二层柱廊”周围的浮雕,




以及哈托尔祠堂中雕刻着牛女神哈托尔形象的柱头等,内容远不如其他遗址那么丰富。

终于进入帝王谷了。初看起来帝王谷无非是两座峻峭的石山之间一片被太阳熏晒得干燥灼热的深谷,然而这可是地球上内容最丰富的考古遗址。在古埃及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几乎每一位法老死后都埋葬在这里。不过想要进入山谷就必须经过一个易守难攻的隘口,这么安排的目的无非是要让法老的木乃伊永享安宁。可惜目的没有达到,早在现代考古学家发现这些陵墓之前,古代的盗墓贼就已捷足先登,将其洗劫一空了。
这里的每一座陵墓都修建成阴间的模样,有一条向下倾斜的长廊通向一间前厅或几间立柱厅,最后是墓室。虽然具备相同的特征,但没有哪两座陵墓是完全一样的。早期陵墓的布局呈直角形,后期陵墓则呈直线形。最早的陵墓里只有墓室带装饰,可是从19王朝(公元前1295年拉美西斯一世登基时起)以后,墓中各部分的墙上都有壁画。画面上的内容来自一些描写阴间情况的书籍,据说能起到导引亡灵的作用。国王向男女神祇们做自我介绍,这是他死后必须做的事。为了确保他死后仍然能和生前一样享福,陵墓里配备着各种家具、护身符、珠宝、礼仪用品、神像以及仆人的微型雕像,这些仆人在阴间里继续伺候国王。
由于1张门票只能参观3座陵墓,故选了图特摩斯三世墓、拉美西斯九世墓,以及不太有名的第14号墓。其中图特摩斯三世墓位于帝王谷最远的那一端,很不好找。墓口在离地面30米高的一个狭隘的峡道上,必须先爬上一段很陡的阶梯,然后再向下穿过一条在岩石中挖出来的同样陡峭的通道。

由于哈特谢普苏特的篡权,图特摩斯三世(前1479-前1425在位)长期不能继位,当他后来终于登上宝座时居然成了埃及最伟大的法老之一。在他统治期间帝王谷才正式成为国王的地下陵园,他本人也是最早埋葬在那里的几位国王之一。他的墓室呈椭圆形,壁画上的人物用简单的线条构成,不像后期陵墓绘画中的人物那样丰满。
拉美西斯九世墓是离遗址入口处最近的一座墓,也是帝王谷里最后修建的陵墓之一。该墓布局简单,有一条短而宽的斜坡通道,几乎没有阶梯。墓中装饰情况与后来参观的拉美西斯六世墓大同小异。
帝王谷中单独收票参观的有两座陵墓:图坦卡蒙墓和拉美西斯六世墓。我放弃了徒有虚名的图坦卡蒙墓,因为墓很小,内部大多没有装饰,墓中的珍宝也已全部运到开罗的埃及博物馆(欣赏过了),剩下的只是一具巨大的石棺。于是选择了拉美西斯六世墓,这座墓其实严格说来是拉美西斯五世(前1147-前1143在位)和拉美西斯六世(前1143-前1136在位)的陵墓。拉美西斯五世修建该墓,先埋葬在此,然后其弟和继承人拉美西斯六世对该墓进行扩建。关于拉美西斯六世的情况人们知道得很少,但他那布局简单的陵墓却装饰得比其他任何一座陵墓还要复杂。墓室的墙上有大量铭文和绘画。法老重生的画面出现在主墓室东墙的中央,苍天女神努特用双手举起太阳圆盘。这位女神颀长的身躯还伸展在天花板上,她把太阳吞下去,使其在穿越过她的身躯之后获得重生。(能拍到以下该墓内部壁画的照片实属不易,帝王谷中任何一座墓内都不允许拍照,幸运的是那天我碰上一位好心的看墓人,在他的允许和掩护下迅速拍了几张,之后也并没有向我收取小费。)

墓顶壁画中的前半部分

壁画的后半部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