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半日游

标签:
旅游 |
分类: 行走故事 |
不过,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最令人震撼的还是儿童纪念馆。一进去便迈不开步子,黑暗的馆内伸手不见五指,令人窒息。再往里走,有一面镜子,蜡烛点点,扬声器里播放着死去孩子的名字,令人不由得潸然泪下。难怪乔治宁愿在外面等我,也不愿再进去参观了,看来犹太人的伤痕至今仍未抚平。
该馆建筑呈独特的洋葱状,以死海古卷发现当时,古卷所在的壶盖形状为基础,由美国建筑师吉斯拉和巴尔特斯设计完成。
内部的洞穴令人印象深刻,只可惜不能拍照。
模型中最吸引游客视线的就是那座被毁的神殿造型。
据说已故考古学家阿比·约那教授曾经梦见自己生存于他所研究的第二神殿时期中,于是就想做一个模型,以再现2000多年前的耶路撒冷。他以《犹太战记》(约瑟夫著)为依据,开始制作这些模型。由于可供参考的资料很少,因此在模型中,大多是教授自己创作的部分。
据说后来教授又根据实际挖掘情况的推进,对模型作了不少的改动。模型中的耶路撒冷,正确地说是公元66年被罗马灭亡4年前的耶路撒冷。
向右转,离开街道,走小路穿过一片橄榄树林,下面就是来巴比河谷。河谷中有座要塞般的十字架修道院,那高大的墙壁耸立着,透着一股威严和冷酷。
也是耶路撒冷470年犹太教会堂的总部。
里面展示了17世纪在意大利帕多瓦发现的圣柩。
里面曾有三座分别以其妻西利阿姆、其兄法萨埃鲁和他的朋友希皮科斯的名字命名的尖塔,它们的美丽曾被史学家约瑟夫斯称为全世界壮丽之美的极致。然而在公元70年罗马军占领时代均遭摧毁,惟此塔得以保存。
至11世纪十字军时期,这里又曾多次被重修以作为十字军的总指挥部。
现在所看到的是苏莱曼一世把它作为要塞扩建后的模样,1655年该塔被扩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