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城西半日游

(2008-12-01 20:04:08)
标签:

旅游

分类: 行走故事

    从伯利恒回到耶路撒冷,我让乔治先将车开到亚德瓦谢姆大屠杀纪念馆。这个纪念馆是为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纳粹德国虐杀的600万犹太人而建的。“亚德瓦谢姆”这个名字意为“纪念和记忆”,出自《以赛亚书》中的那句:“刻在我们的家、我们城墙上永不消失的纪念和记忆。”建筑物正面约30米的柱子上,刻着希伯来语“不要忘记”。纪念馆内有关大屠杀的照片、简报、记录影片、遗物等将当时的悲惨情况赤裸裸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城西半日游

不过,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最令人震撼的还是儿童纪念馆。一进去便迈不开步子,黑暗的馆内伸手不见五指,令人窒息。再往里走,有一面镜子,蜡烛点点,扬声器里播放着死去孩子的名字,令人不由得潸然泪下。难怪乔治宁愿在外面等我,也不愿再进去参观了,看来犹太人的伤痕至今仍未抚平。

    接着,乔治带我来到以色列博物馆,为了不浪费他更多的时间,就放他回去了。以色列博物馆是以色列文化财产的宝库,1965年以国家博物馆的身份向公众开放。博物馆的主要展厅是死海古卷馆。

城西半日游

该馆建筑呈独特的洋葱状,以死海古卷发现当时,古卷所在的壶盖形状为基础,由美国建筑师吉斯拉和巴尔特斯设计完成。

城西半日游

内部的洞穴令人印象深刻,只可惜不能拍照。

    在今天所发现的公元前3-2世纪所手写的圣典中,死海古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希伯来语圣典。《以赛亚书》和《诗篇》等600多卷作品均保持原形。

    1947年夏独立战争开始之前,在死海西北的古姆兰,贝都因少年在寻找迷途的羔羊时往洞穴里扔石头,于是偶然发现了它。死海古卷的发现引起世界圣书学术界的极大轰动,被誉为20世纪最大的发现。

    博物馆中另一处让人印象深刻的便是按实际比例缩小的第二神殿时期(公元前538年-公元70年)的精巧模型,

城西半日游

模型中最吸引游客视线的就是那座被毁的神殿造型。

城西半日游

据说已故考古学家阿比·约那教授曾经梦见自己生存于他所研究的第二神殿时期中,于是就想做一个模型,以再现2000多年前的耶路撒冷。他以《犹太战记》(约瑟夫著)为依据,开始制作这些模型。由于可供参考的资料很少,因此在模型中,大多是教授自己创作的部分。

城西半日游

据说后来教授又根据实际挖掘情况的推进,对模型作了不少的改动。模型中的耶路撒冷,正确地说是公元66年被罗马灭亡4年前的耶路撒冷。

    馆内还有一处庭院,露天展出一些雕塑作品,其中包括罗丹的作品。

城西半日游

 

城西半日游

 

城西半日游

    从博物馆出来,左前方便是以色列议会大厦。

城西半日游

向右转,离开街道,走小路穿过一片橄榄树林,下面就是来巴比河谷。河谷中有座要塞般的十字架修道院,那高大的墙壁耸立着,透着一股威严和冷酷。

城西半日游

    河谷中的橄榄树据传是用于十字架上的。据说人类始祖亚当死去时口中衔着的那根橄榄枝被埋在该山谷,后来长成了橄榄树。修道院建于罗马时代的4世纪,11世纪成为城堡,几经改建成为现在的样子。

    再往东走,在乔治王街旁,独立花园的对面,是以色列最大的犹太教会堂,

城西半日游

也是耶路撒冷470年犹太教会堂的总部。

城西半日游

 

城西半日游

里面展示了17世纪在意大利帕多瓦发现的圣柩。

    步行回到雅法门,顺便参观大卫塔。公元前20年,希律王为保卫耶路撒冷而在此建了要塞。

城西半日游

里面曾有三座分别以其妻西利阿姆、其兄法萨埃鲁和他的朋友希皮科斯的名字命名的尖塔,它们的美丽曾被史学家约瑟夫斯称为全世界壮丽之美的极致。然而在公元70年罗马军占领时代均遭摧毁,惟此塔得以保存。

城西半日游

至11世纪十字军时期,这里又曾多次被重修以作为十字军的总指挥部。

城西半日游

现在所看到的是苏莱曼一世把它作为要塞扩建后的模样,1655年该塔被扩建。

城西半日游

    大卫塔这一名称的由来,似乎是由拜占庭时代的误读所引起的,传说建此塔的大卫王曾从塔中偷看他的忠臣乌利亚之妻芭提希巴洗澡。

城西半日游

    现在这里已成为历史博物馆。而游客似乎更喜欢登上法埃萨尔塔的瞭望台远眺旧城,景色美极了。

城西半日游

 

城西半日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