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后的木格措——滇川行散记之十九

(2006-04-07 14:11:02)
分类: 行走故事

第二天早上8点多,我和Liz步行前往客运站,买好明天去丹巴的车票。刚从售票处出来,一辆面包车在我们身边停下,一个年轻人探出头问道:“两位想去木格措吗?” 木格措,也就是“野人海”,来之前在网上多次搜索到她的芳名,这川西北最大的高山湖泊位于康定县城北雅拉乡境内,距康定县城26公里,到了康定不去木格措还真有点遗憾,尤其是从网上得知将在木格措建造水电站的消息后,就更是没有不去的理由了。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终于以150元包车费外加Liz用德语为年轻司机写一句话成交。

面包车离开县城,一拐入狭窄的土路,车窗外的美丽风景便不住诱惑着我们,路边民居的门前、院落、窗台到处开满鲜花,旁边一条清澈的河流蜿蜒向前,每当一座桥从眼前闪过,村子的名字也就依次叫做“一道桥”、“二道桥”、“三道桥”。灿烂的阳光下,绿色、金色的麦田层次分明,边缘被河水雕刻出优美曲线,青翠的高山则是这一切的背景。

最后的木格措——滇川行散记之十九车子沿着山路不断爬升,

最后的木格措——滇川行散记之十九终于来到海拔3800米的“野人海”。此时湖边的游客并不多,只有一位藏民在浅水处悠闲地骑着马,

最后的木格措——滇川行散记之十九湖泊周围尽是高山白杨、红杉、杜鹃林,站在湖面面积达3.2平方公里的木格措前,心顿时平静下来,

最后的木格措——滇川行散记之十九我和Liz久久未说一句话,瞧着被马蹄搅动的湖水泛起的层层涟漪发呆

最后的木格措——滇川行散记之十九这时跑过来三个藏族小孩,红扑扑的脸颊像是涂抹过烟脂般,拉住我们的手非要合影,瞧Liz眉开眼笑的样儿,我赶忙用相机将Liz和三个孩子的开心笑脸定格,可一转身,孩子们的笑脸便不见了,他们开始向Liz要钱,大一点的孩子甚至将手伸进Liz的背包,这下可激怒了我们,说什么也不给一分钱,好不容易从拉扯中挣脱出来,便径直向高处爬去。不一会儿,我们便置身于开满野花的草甸上,站在高处看木格措就像是天上仙女无意中失落的一面宝镜,再靠近点看又像是一块绿宝石,四周的山峦、森林倒影在湖中,像是嵌入宝石的美丽花纹。最后的木格措——滇川行散记之十九身后的一条土路蜿蜒曲折,一直引领着游客前往观看雪山。此时,偌大的草甸上只剩我和Liz,而且显然我们是无法继续赶路了,因为围着尼泊尔头巾的Liz正全情投入地采摘那些叫不出名字的白色野花,还小心翼翼地将其放入摄影包内,当发现我来到她身边时,她突然像个犯错误的小孩似的问我:“这花太漂亮了,我就采几棵,这样做是不是犯法?”“犯法还不至于,只是采下来派什么用?”我好奇地问,她笑着回答道:“以后你就知道了。”离开木格措,来到海拔较低的七色海,这是一处湖水与温泉交融的高原湖泊,周围由森林、草甸环绕,清雅幽静,湖水清澈透明,色调呈多样。

最后的木格措——滇川行散记之十九湖边搭了一顶白色帐篷,两匹马儿正吃着草,远处姿态万千的白云下面能隐约望见贡嘎雪山。

最后的木格措——滇川行散记之十九

我独自穿过湖边一条小路,踏上伸入湖中的一根粗大树枝,居然发现有小鱼。等我回去时,发现Liz正坐在湖边枯树枝上发呆,

最后的木格措——滇川行散记之十九

“怎么啦?”我以为她身体不舒服,“嘘,我正在聆听大自然的声音。让我再享受一会儿。”我赶紧躲开,不再打扰她。旁边是芳草坪温泉,

最后的木格措——滇川行散记之十九内有药池沸泉泉眼数十个,水温高达90℃,不同泉眼分别对治疗眼疾、胃病、风湿等各具独特疗效。我们悠闲地边泡温泉足浴边啃温泉鸡蛋,让那过度劳累的双脚好好享受的同时还饱了口福。

    此时此刻,望着眼前的美景,一想到将来木格措建坝,靠木格措流下的湖水维系的七色海,枯水期将变成荒滩,而下游的小溪和深受藏民、游客喜爱的温泉,也将萎缩或消失,就感到心痛不已。地处贡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木格措,是藏民心目中的神湖。康定城的藏民说:“每当我们走进野人海,心中不免充满了敬畏与感激之情。在那里修水坝是要毁掉我们心中最美、最神圣的地方啊!”难道只有拥有金钱与财富才是幸福?良好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文明与和谐的社会存在、人际之间的诚信、温情和相互的关爱与帮助,就不是构成幸福的更重要的条件?离开了这些,即使腰缠万贯,岂不也是“穷得只剩下钱”的可怜虫?出来旅行前,通过《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有关大香格里拉的介绍文章,得知为确保三峡大坝,国家要在金沙江上造高坝大库拦沙,岷江流域上工地一个接着一个,有的地段江水完全消失了,其它水系包括澜沧江、雅江、大渡河、怒江等也将卷入水电大开发的热潮。后来前往成都的一路上,看见上游铁青色的江水,正在变成一江红锈,面对一旦失去将不复存在的自然造物,我们真应该临水自照!早在80多年前,英国自然科学家赫伯特·斯蒂文斯曾在《经深峡幽谷走进康藏》一书的结尾,大声疾呼应该保护那里的“原貌”。他说:“当心啊!别让转瞬即逝的娱乐遮住你的眼睛,侵入你的家园,占据你的灵魂,破坏你的幸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