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行走故事 |
下午3点多,刚回到八郎学就在门口碰到小徐夫妇和晓红,他们正急着打车赶往布达拉宫,排队买明天的门票,我回房放好东西也随后前往。等赶到售票处时,队伍已排成长龙,小徐夫妇排在中段。其实,下午排队并不能买到票,而是先领取一个号码,每人凭身份证可领4个号,第二天还需再到售票处凭号买票。听说布达拉宫每天只允许1000多名游客入内参观,我还真有些担心这次能否领到号。幸运的是,不知什么时候晓红他们又认识了一帮广东驴友,而且排的位置较靠前,愿意多领4个号给我们。
售票处开始售号的时间是下午5点。漫长的一个半小时让所有排队的中外游客站得腰酸腿疼,也只有布达拉宫才会让我们甘愿付出这样的辛苦。快到5点,队伍开始骚动起来,我赶紧将身份证传给前面的广东朋友,再看那些原本并不认识、分散排队的老外也团结起来,将各自护照传递给前面的老外。互帮互助的精神在这里体现地尤为突出。
总算一切顺利,领到明天上午10:40分进宫的号码,我们约好到时还在售票处碰头。出来时抬眼望见对面药王山山腰处还有不少拍照留影的游客,谁都知道这里是拍摄布达拉宫的最佳地点,我们当然也不会错过。
拍完照片,小徐夫妇去逛八廓街,我和晓红来到八郎学对面四川人开的饭馆吃晚饭。刚点好一菜一汤,晓红就被另一桌的广东驴友认出,并热情邀请我们加入。其中武汉小伙和香港学生刚从滇藏线进藏,他们大谈这条线路不如想象中那么难走,只是一路上找不到鸡,让酷爱吃鸡的香港学生无法忍受,不过今晚他总算如愿以偿了。默默坐在一旁抽着香烟的女孩听见我描述去年夏天看到梅里雪山时的情景,突然大叫起来:“我当时也在那儿,后来还看到了彩虹,对不对?”居然还有这么巧的事,我们激动地握了握手。“这次我是去徒步墨脱的,你呢?”她又问道,“我去阿里。”听到我的回答,大家都有点遗憾,不过我相信只要有缘总会再次碰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