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京剧谚语]巧功先从笨中来

(2021-09-03 03:33:25)
标签:

转载

分类: 戏曲杂特术品
 古往今来,无数表演艺术家,他们在舞台上那绝妙的技巧——巧工,都是从笨拙的(脚踏实地、实实在在)苦练中磨爬出来的;他们那精彩的表演——俊把式,无不是从庞学博采,不耻下问,冬夏不辍的苦心钻研中滚打出来的。著名京剧宗师杨小楼生前这两句常说的话“丑功夫,俊把式”;“巧工先从笨中来”就是他在艺术上得以成就的窍门。他所以能成为一位全材的演员并不是靠高不可攀的“天才”和奥秘不传的诀窍,而是靠“丑”、“笨”的苦练与拼搏。诚如冰心说的“成功之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肖长华先生说“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千练不如一串(实践之意)”。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要多听、多见、多学、多练、多演、多研、多悟。著名艺术家盖叫天就曾向评弹学习。他说:“评弹虽是说唱形式的曲艺,但包括说、表、弹、唱,内容丰富多彩。”他从前在上海以听书为乐,几致入迷。他认为评弹中的“表”就 

  很能表现人物内心的感情,连潜台词都表达出来了。他在演《十字坡》时,解差说:“武二爷您大喜啦!”之后,他借鉴评弹“表”的手法加了个武松一愣和解差一捂嘴的表情,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人物此时此地的心理状态。 

  艺人曾说“不看别人的戏,就演不好自己的戏”,确是如此。梅兰芳说过:“看戏不但可以学到许多东西,还可以锻炼我们的眼睛、耳朵、思想,久而久之,就可以有辨别精美粗恶的能力,这是每个演员必须注意的事。”所以艺人说“不看不知道,一看开了窍”。 

  总而言之,众多艺术家们成如麟角的表演艺术成就,是从学如牛毛的博观厚积中约取薄发出来的。记得画家黄宾虹曾有这样的自励语:“何物魅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它说明任何艺术成就的取得,都须付出艰苦的劳动。没有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刻苦,哪会有魅人的二月杏花八月桂呢?当你为艺术家们的精彩表演而大鼓其掌时,可曾想到他三更灯光五更鸡的艰辛及恒决的自我牺牲的韧劲和“不自欺”的钻研精神?还是英国公爵威灵顿说的好:“胜利是除了失败之外的最大的悲剧”。体察伟大艺术家的舞台生涯,何其相似乃尔。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