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景轩
背景
——书画家包装是大势所趋。
近两年,国内书画艺术品市场持续升温,最早娱乐圈盛行的商业包装随之渗透到书画美术界。许多画廊、艺术经纪公司喊出了“包装画家”的响亮口号,有的画家更是积极地自我包装、自我推销。
书画进市场,包装不可少!新一代自由画家认为,这是一个信息社会,既然书画作为商品进入市场,有什么理由不把信息告诉需要的人呢。画得好,宣传就不用羞羞答答。我们为什么要像凡高那样,生前连饭都吃不饱,死后价值连城的作品才被人发现呢!
中国的书画市场显现,一般老画家比较保守,而年轻画家更易接受包装。为什么?可能老画家大多在画院或美术馆这样的专业机构,有国家养着,画的东西不一定急着变现,而很多年轻画家都是自由职业者,他们必须尽快走向市场,自己养活自己。再者,不少老画家对包装有误解,认为包装就是瞎吹炒作、夸大其辞。准确地说,包装是通过办展览、出画册、开研讨会、与名人合作等手段,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知名度的积累。现在北京、上海不少公司都在包装自己的签约画家,南京相对落后。
专业的代理包装公司具有了良好的包装经验、成熟的推广方案、科学的市场运作模式、独具特色的企业风采、良好的人文理念、巧妙的媒体运作,这些都促使书画艺术家们加入包装的行列,是大势所趋。
新航向
——书画家包装是业内冷静思考的肯定结果。
面对“画家包装”这一现象,热心呼应者有之,不屑一顾者有之,冷静思索者亦有之。在艺术品走向市场的宏观背景中,多元化的艺术观念正在进行着激烈的碰撞。
在艺术市场发达的国家,画家都有自己的代理人,一切宣传包装甚至行程安排都有专人帮助打理。现在国内书画界出现了专业的代理包装公司,是美术市场进步的表现,是业内冷静思考的肯定结果,对画家个人和市场发展都是有益的。比如北京有著名的圆明园画家群,不少油画家一直在那儿埋头创作,由于国外艺术机构的包装,他们中的好几个画家一下子从默默无闻到名满天下。
从未来看,画家代理制是一种必然趋势,随着市场的逐步磨合规范,画家包装中出现的种种怪现象肯定会有所改观,更多的画家和受众都将坦然地接受画家包装这一新现象。
自鉴镜
——书画家包装企业要会准确把脉。
如何才能将优秀的书画家通过企业“包装”进入市场呢?包装企业所采取的手段方式决定着画家包装结果的成败。
首先,企业不能盲从于国内画家包装的尴尬:评价机制含混,市场杂乱无章。因为没有制约,画家包装时往往拔得太高,比如三流画家硬要说成一流,出道才几年却已“称王称霸”,明明造诣不深却滥称大师。
其次,企业不能简单依赖政府部门领导关系,不能随意运用媒体炒作,不能狠命投资于个人展览、活动及其作品在拍卖中暗箱操作。
要包装好一位书画家,企业无疑是通过办展览、出画册、开研讨会、与名人合作等手段,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知名度的积累。
打造一家独具特色的包装公司,只掌握了以上的运作模式还是远不够的。一家成熟的包装企业要对书画市场有全面、深入、客观的了解,其运作方式上要有独特、有效、灵活的健康机制,加之媒体攻防战略上的巧妙公关,政府资源环节的有机利用,等等。
我们的优势
——别人或缺的正是我们所拥有的
企业良好的诚信机制
雄厚的财政资本支持
丰富的独家背景资源
健康灵活的运做模式
精准的市场行情分析
艺术+品牌+市场的科学配比
诚信+实力+汗水的负责任心
一支成熟、高效的策划包装团队
一个强势的领军人物
一种全新高效人文理念的准确把握
一套成熟、行而有效的应变方法
我们的理念
——企业成功的秘诀
包装策划是包装成功的土壤。
良好的资本运营是书画家“婴儿期”的优质营养。
企业人力资源是企业不断成功的保证。
发展方略是企业走向成熟的关键。
市场推广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没有市场就没有企业的生存。
企业上市是企业成功的标志之一。
居安思危,安全理财是企业永续经营的保证。
不能地低估没有法律顾问的风险。
企业文化是企业成熟的标志。
高效管理是企业稳居市场上游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