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桑赞扎布与千佛山阿古庙

(2020-08-05 07:04:44)
标签:

转载

分类: 世界游景美食

  桑赞扎布,僧名赞扬舍灵,字占巴桑布,俗名温丐池,蒙古族,1868年10月(农历八月)出生,法库县四家子蒙古族乡王爷陵村人。其父温有亮为管理达尔罕王陵寝的“衙木达(相当于佐领官衔)”,配有顶戴花翎。其母包氏,为农家妇女。温丐池兄妹七人,兄三、姊二、弟一。丐池白幼聪慧好学,看到人们烧香拜佛、喇嘛念经,均喜欢效仿。

  1872年冬,温家来了两名陌生喇嘛。喇嘛一进屋就向温丐池磕头,温家人都不解其意。喇嘛参拜完温丐池后说明:这孩子是阿古庙(设于今彰武县境内)活佛桑赞扎布的转世“灵童”。温家人既感到惊奇,又感到愁苦,但也别无办法地接受了阿古庙喇嘛的选择。从此,温丐池改名为赞扬舍灵(僧名)。

  1875年秋,阿古庙主持喇嘛在一个选定的吉日,带领一班人及车轿仪仗来到王爷陵村,接时年八岁的赞扬舍灵回庙。赞扬舍灵进庙后,首先落发受戒穿僧衣,择吉日举行了坐床大典,赞扬舍灵成为正式的转世“活佛”桑赞扎布。此时,由于阿古庙的条件有限,主持喇嘛便将桑赞扎布送到唐僧庙(位于今康平县张强镇唐僧庙村)学经,拜金喇嘛为师。经过金喇嘛十个春秋的培养传授,使桑赞扎布对佛经的学习研究有了基础。于是,金喇嘛决定派桑赞扎布去西藏深造。

  1885年农历3月,阿古庙出路费,并派两名年轻体壮的学徒喇嘛陪同桑赞扎布进藏。桑赞扎布起程后,先到北京雍和宫,又过西安,辗转甘肃、青海、四川等省,到达西藏。当时西藏拉萨有英国、沙皇俄国派遣的间谍,正在搞挑拨分裂活动,局势动荡不安,桑赞扎布一行只好奔向后藏的政教中心日喀则。最后在日喀则南约三百里的萨迦寺落脚学经。萨迦寺是藏传佛教萨迦派的祖寺,六朝时为西藏的政治中心,是珍藏佛经最丰富的寺庙之一。桑赞扎布到萨迦寺学经,如鱼得水,又得到高僧的真传,受益匪浅。在西藏,经过十年的艰苦岁月,桑赞扎布对佛经的学习、研究,达到了较高水平。经考试,桑赞扎布取得了“拉然巴格西(第一名)”,获得佛学研究的最高学衔,俗人称其中了“状元”,称其为“状元喇嘛”。桑赞扎布受到了第九世班禅额尔德尼·曲吉尼玛的接见,并被派到西藏各地寺庙巡视和交流佛学,先后到夏鲁寺、扎什伦布寺、白居寺、大昭寺、小昭寺等寺庙参拜。

  1895年春,桑赞扎布由西藏起程回东北。1896年1月,回到阿古庙。同年初夏,桑赞扎布接见朱姓石匠时,得知这位石匠会雕刻佛像,于是请朱石匠带领工匠在阿古庙山雕刻佛像、开凿石窟。经过十几年的施工,雕成200尊佛像(至今尚有198尊完好保存);完成一处石窟,在石窟门额上刻有“观音洞”三字。

  1906年6月(孟夏),桑赞扎布应佛教寺庙的邀请,外出游学讲经,先后到过承德的普陀寺、宗乘寺、普宁寺、殊象寺,大同的华严寺、云岗石窟,应县的佛宫寺,五台山的南禅寺、佛光寺、殊象寺、显通寺、延庆寺、广济寺等,最后用讲学和化缘所得的钱在五台山修了一座寺庙。1909年,桑赞扎布回到阿古庙。1912年7月,桑赞扎布应日本佛教学会的邀请,出访日本,得到日本佛教人士和日本皇室公爵的热情接待,到过大坂、京都、奈良等地访问讲学,历时三年。后来,桑赞扎布因抵制东蒙与日本签约,遭到日本当局的迫害,受到冷落,以至食宿无着,但其不畏强暴,保持了民族气节。最后在中国留日学生的帮助下,得以回国。晚年回到王爷陵村。

  1942年12月12日(农历11月5日),桑赞扎布圆寂,终年74岁。据传,桑赞扎布临终时,端坐而逝,头带五佛冠,身披袈裟,足蹬僧鞋,颈上戴佛珠,怀抱铜质佛塔,装坐棺,葬于康平县莲花岗村南。

[转载]桑赞扎布与千佛山阿古庙

  千佛山的阿古庙,位于彰武县大四家子乡,拥有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文物遗址25处,遍布全山的206尊摩崖造像增加了千佛山历史和人文的厚重感。

  朝圣路是上山的必经之路。朝圣路共有150级台阶,走上去,就会看到阿古庙坐落在绿树掩映间。阿古庙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后来遭受破坏,现在这座庙是2002年复建的。

[转载]桑赞扎布与千佛山阿古庙

  离阿古庙不远的地方就是千佛山的著名景点观音洞,它的神奇之处就是直接在岩石上凿出来的。史料记载,观音洞凿刻于1909年,洞高2米,宽2米,进深3米,洞内凿有一个佛台及六个佛龛。在一块石头上开凿出这样规模的洞,就不得不提一个人。他就是19世纪初期云游到这座山五台山和尚朱温久。从1903年到1912年,朱温久在这里呆了整整十年。除了找寻石匠开凿这个观音洞外,朱温久还计划在遍布全山的玄武岩上,雕刻石佛1000尊,后来虽然因为战乱,朱温久不得不终止了自己的计划,但仍然雕刻了佛像200多尊。现在保存完好的共有158尊,这些磨牙造像大部分位于山脊,最高答3.25米,最矮仅有0.18米。这些造像基本按照藏传佛教仪轨、图样,采用浮雕、半浮雕手法雕成,显得石像栩栩如生,是清代佛教雕刻的精品,也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转载]桑赞扎布与千佛山阿古庙

  千佛山除了以摩崖造像闻名于世外,这里的四皈依树和祈祷树则以奇特而著名。这就是四皈依树,它扎根在石缝中,在树的根部整齐而规则地长出四个粗壮的树杈,每个树杈都长势旺盛,青翠欲滴。而与他差不多年龄的被人称为祈祷树的这棵枫树则长在千佛山的顶峰。尽管已经经过了数百年的风雨,但他依然屹立在这里。于是,人们都称其为神树,许多人来到这里祈愿,渐渐地,“祈祷树”的名字不胫而走。

  近年来,经专家对山上摩崖造像、残存寺庙调查论证以及资料记载,千佛山摩崖造像建造于光绪年间。当年五台山僧人朱温久经由此千佛山,正当他饥渴难奈时,猛然间发现满山遍野火红火红的樱桃和山涧汩汩流淌的清泉,不禁惊喜万分。他意识到这里是风水宝地,决心留下来雕造千座佛像。大概是由于工程对于他过于浩大,最终只雕造了158樽完整的佛像,还有15樽半成品。

[转载]桑赞扎布与千佛山阿古庙

  公元2002年,时隔二百年后,一个名叫李明伟的僧人也从五台山来到这里,并被这里神奇的山水吸引便决定兴修庙宇,重振千佛山。他巡游四海,化缘八方筹措资金,然而,他才刚刚修复了庙宇,开通了路,2005年3月,却累死于寺中。

  千佛山佛像种类繁多,有群像、有单像、有立像、有坐像;有释迦牟尼像、金刚力士像、天王像、药师佛、观世音菩萨像、大行普贤菩萨像、地藏菩萨像。其中,观世音菩萨造像最多,有十一面观音,观音化身白度母、绿度母等。还有十八罗汉、四大天王关公像。还有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头戴斑霞帽跏跌坐于仰莲上,正在讲经说法。

  千佛山风景区地处科尔沁草原边缘地带,边塞风力强劲。近年来,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得以充分利用,中国风电集团在这里建造了浩大的风力发电厂,巨大的风车网阵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独特风景。作为辽宁省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单位,千佛山的名字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每年都会有省内外的大量游客来此观光,美丽古朴的自然生态景观和藏传佛教独特的人文景观为游人增添了无限的情趣。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