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电影张晶晶雨后的祥云演员农村题材中岛娱乐 |
电影《雨后的祥云》:惊天动地,撕心裂肺的一场戏
中岛
前几日,看了一部农村题材的电影《雨后的祥云》,感觉不错,这种感觉来源于我现在的环境新闻工作。作为一个环境新闻工作者,无论做什么,思想的第一要素就是环境怎么样?“看天先看云,看水先闻味”,这也是我这些年做环境新闻而得的一个怪“病”。在看电影《雨后的祥云》的时候,刚开始还没有什么可以触动我的神经,就是看看而已,但演到了新任村支书为了村民能够脱离贫困走上富裕道路,而要让村民各自开窑炼锌的时候,我的心一下就紧张起来了。原因是,我想,这下可坏了,村支书不是要糟蹋这美环境吗?在云南的任何一个地儿,都是美如画的世界,就是农民再苦,还可以找其他的办法,而不能盲目的破坏环境呵!
就这儿,我的神经一下子就绷紧了。此时,我的眼睛、身与心已经完全扎到了电影里面去了。说到这里,我必须介绍一下这部电影的故事梗概。
实际上,这部电影是通过一个真人真事故事而改编成的电影。本片取材于已故全国劳模、“中国优秀村官”普发兴的真实故事,在云南大理普发兴生前工作地实景拍摄。用20余载的叙述跨度,讲述一个云南村庄里的苦乐酸甜,岁月变迁中注入洒泪情感。1987年,在外做生意的普发兴被村民和上级领导寄予厚望,要他担任云南某村的村支书。经过思考和对家人的说服,他毅然出山。他找到炼锌的路子,初步脱贫。但随即他发现污染严重,不顾群众反对停止炼锌,筹建工业园。经过20年不懈努力,在普发兴带领下,村子变了模样,经济、文化同步发展。普发兴廉洁奉公、一心为民,赢得了民心,他积劳成疾,于2007年去世。
电影中,让我感触最深刻的是村支书普发兴女儿(张晶晶饰)的表演。她作为一村之长的女儿却失去了各种致富的机会,甚至应该有的机会(当老师)也被她的村长父亲拱手让给了他人。
在开窑炼锌这件事情上,他女儿苦苦哀求要开这样一个锌窑,也想和村民过上富裕的生活,却被她父亲几次回绝,最后,经过大家的劝说,才勉强答应他女儿在离村很远的山上开个锌窑,可刚刚起来的锌窑又被铲平了。
原来,普发兴感受到了锌窑对环境的严重破坏与污染,感受到了真正的投资环境遭到了因环境问题而屡屡失败,于是他毅然决定取缔“小锌窑”还乡村美丽的环境。
然而,开起来容易,取缔难。
当普发兴开着推土机看着发了疯的女儿躺在推土机前,我们此时感受的不是父亲,而是正在疯狂中的普发兴女儿。
她哭得是那样的辛酸,那样的可怜。她两手挥舞,问苍天,问大地,问他的父亲。但是,她还是在哭闹中,亲眼看到自己刚刚起来的锌窑被他父亲“残酷”地用推土机给铲平了。
就这场戏,让演员张晶晶演得惊天动地、撕心裂肺、如火如荼,生动而悲切,张晶晶这一聚有爆发力的表演,让人难以忘怀。
一部电影,我们看什么,不就是看演员的演技吗?仅张晶晶演的这一场,电影《雨后的祥云》就拔高了几节,没有这场戏,《雨后的祥云》就无法生动起来。
张晶晶是非常注重技巧的演员,因此她扮演的许多电影、电视中的角色都会让人感动,甚至过目不忘。无论是《康熙王朝》中的红玉,《德龄公主》中的德龄、《南岳奇人王船山》打造的陈圆圆、《红色摇篮》的贺子珍、《松花江上》的李梦桐,还是电影《杨贵妃》中的杨贵妃。张晶晶都演得有声有色,回归到角色本身。
这就是张晶晶,把角色当成自己,把角色演得生动的血性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