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我的家乡---宝清县建县90周年作品:故乡 · 云朵(二篇)

(2006-06-12 16:37:25)
    中岛,原名王立忠,1963年出生在黑龙江省宝清县,1989年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1983年开始诗歌创作,至今已在《人民文学》、《上海文学》、《山花》、《作品》、《星星》、《诗选刊》、《诗歌月刊》、《中国新闻周刊》、《小说林》、《诗林》等刊物发表诗歌、小说作品200余万字,诗歌作品被选入《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诗歌卷》的2001、2002、2003、2004、2005卷本中,《中国最佳诗歌》1999、2000、2001卷本中,《中国诗歌年鉴》1999、2000、2004、2005卷本中,《1999年中国诗年选》、《朦胧诗25年》恋情、沉思卷本中,《中国网络诗典》、《中国诗选》、《现代诗经》、《被遗忘的经典》、《中间代全集》等50种诗歌选本,有12首诗被译成英、日等文,2002年应邀参加第八届亚洲诗人节。被评为“2005年中国十大优秀诗人”,主编《诗参考15年金库》10卷本,《伊沙这个鬼》。《诗参考》主编。曾经为“中国新闻社”、《中国青年报》社记者,沈阳报业集团《都市青年报》主编、总策划.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文明画报》社副总编辑。 
 
 
 
 
故乡 · 云朵

           
(一)

尽管冬天留在北京的时间
并不多
尽管十几年里我感受着
北京并不冷的冬季 但是
故乡我依然能够看到
你站在
寒冷并炽热的冬天里等我
看到
在风中雪中依然等待他儿子
归来的
年迈而残疾的父亲
时光把他打磨成瘦弱而抑郁的
老人
鸟还没有醒来 他就已经站在
路边 望着他无法看到的前方
迎接着他身后的日出
时间在他的眼里变得很慢
日子在他的身上拉得很长
北京和宝清只一步的距离
却如此的漫长
父亲 我在梦中时常和你在一起
而北京只是我追梦的地方
父亲 我没有尽到儿子的孝心 并没有
用微笑迎接您的等待
而是背负着你和我的故乡
背负着跟鱼水一样的亲人
父亲 我在北京很好的
在一片不属于我的地方挺好的
有时间我一定会打个电话给你的
只是我不敢真正面对你那
苍老而慈祥的声音
父亲 灰蒙蒙的天空
使我想起故乡蓝蓝的天和白白的雪

(二)

父亲 三月已经来了
春天已经来了
而故乡依然寒冷而故乡依然有
不化的雪花和飘来飘去的白雪
父亲 你是否依然在风雪中
为陌生的路人修补着
被奔波被时间磨破的鞋
是否还像从前一样
打听这些异乡人
是否认识或见到
你久不归家的儿子
父亲 你好吗
我也一样
常在路边寻找和你一样
为异乡人
修补鞋子的老人
和他们说说话 聊一聊不着边迹的
事情 并把裂开的鞋 双手
捧到他的面前
父亲 你知道吗
我在感受着你 感受着
慈父手中线和
儿子脚上鞋的疼痛
父亲 流浪的滋味真苦
父亲 想你的滋味真苦
 
<作品>副主编\诗人杨克点评:
    现代汉诗曾被喻为没有“父亲”的写作,母语依旧是,却完全割裂了古典诗词的基因。但我以为“根”仍在,因为诗歌不仅限于修辞学意义,更在于对存在本相的告知,诗人似乎个人化的写作资源本质上涉及中国经验的表达。在中岛的这首诗里,对苦难的隐忍(而非悲悯),对父亲的牵挂(而非“弑父情结”),对尽孝的歉疚(而非独立生活意识)完全是汉语诗歌传统的现代再现,是地道的中国诗人的当下写作。最打动读者的也是那血浓于水的亲情。在小资和情欲像蝴蝶尖叫的今天,读楔入人的生存困境的诗,犹如大风吹过滚滚红尘露出坚实的泥土。
 
 
           
 
 
                       儿时的"情戏"
 
 
我老家在北方以北的宝清县城,住的地儿是这个县城中最中央的位置,不谦虚地说,如果是在北京,我的家肯定是北京故宫的位置。
    我的父母都是残疾人,母亲的个儿刚过一米四,后背长着一个大包;父亲一条腿。我们兄妹五人、包括爷爷奶奶一家九口全靠我父亲修补鞋养活,贫穷一直伴随着我长大。
    小时候,我的个头非常矮小,经常受人欺负。遭人欺负的历史,因我结识了我的后桌李双胜(小旺)而改写。
    家里没有一个文化人;不知为什么我就是偏爱看书,只要有一点钱就跑到新华书店,什么书都看都买。我喜欢在太阳底下看书,温暖的阳光让所有的文字在书的纸上、在我的眼前活蹦乱跳。
    实际上,我的课程并不好,经常被我的女老师一脚踢出教室,在教室外一站就是一个下午。其实,比我学习差的学生远不止我一个。小旺,就坐在我的后座,他是我们班学习成绩最差的学生,是全校甚至是这个县城里因打架而出名的孩子,有一帮前呼后拥的小跟从,整天逃课到处打架惹事。据朴素的经验,我们都知道,在我们当时那个年纪,小旺这类“打架大王”是会被视为“英雄”的——够义气、够魄力、够胆量!
    我和小旺之所以能成为朋友,完全是我能写一手非常华美的情书所致。我受到他们共同的照顾,我在这个圈子里不是今天给小旺写情书就是给小平写检讨书。在宝清县城,即使别人想对我怎么着,缘于小旺的“名气”也只得离开,不敢动我一根毫毛。这类特殊的“照顾”,给了我某种温暖与呵护,多年以后,香港的一些枪杀片里兄弟上阵的那些画面,总不免让我去追索自己当年的时光。
    一来二去,我自然就成了他们其中的一员,逃课,逛街,跳到人家的树上偷沙果,天天躲到电影院里看《地道战》之类的电影。像《侦察兵》,每天从第一场跟到最后一场,两天就看了十二场,乐此不疲。
    和所有的“英雄”的故事一样,在小旺的周围,还有不少在当时看起来非常坏的“女孩”,她们吸烟甚至打架。而她们就是我们共同分来分去的“财产”。但大部分的女孩还得由小旺这样的“头儿”来分配给“下属”。我一般不参与他们这类活动。记得有天晚上,我们从电影院看完电影出来到真理小学的操场,有六七个人,其中就有和我们一起看电影的两个女孩,她俩打扮得非常新潮,连头发都烫成了卷,让我相当惊讶!
   小胖和得生告诉我,那个烫头的女孩就是小旺新的女朋友,而她身旁的女孩原来是谁谁谁的。小旺和他的女朋友在一旁聊了一会儿就走到我跟前问,你看那个女孩怎么样?我当时不知所措,心开始狂跳,也不敢抬头,连脚都不知道怎么放了。我知道小旺可能要把这个小女孩介绍给我了,只要我点一下头,出于小旺的威严是任何女孩都不敢不同意,即使我再矮小。
    之后,我和这个小女孩有过几次交往,还去过她的家,她曾经还给过我一只手帕,我记得上面有两只漂亮的蝴蝶,飞在草地上。她在我们当中有一个绰号:“大鼻涕鬼”,这是我后来才知道的。而实际上,她的长相非常不错,就是有的时候流点鼻涕,也许是东北非常寒冷的缘故吧。
    这是我青春期接触的第一个女孩——因为青春期,我到现在一直还能清清楚楚地记住这个女孩。她成了我现在经常回忆的儿时的一段幸福的往事,连同那段没心没肺的哥们义气,阳光扑面而来,在书上跳荡不已,只是,他们现在怎么样了呢?而时间总是过得这么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