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儿对空间认知的发展

(2006-05-11 08:35:57)
分类: 思维教育
    刚刚是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在幼儿园排队做操的时候,老师要他站在果果小朋友的前边或后边,他能立刻按照老师的吩咐去做。但老师不会吩咐他坐在某某的左边或右边,因为他还不认识左右,而只认识“旁边”。
    刚刚和妈妈一块去逛商场或上公园玩时,刚刚总紧紧地牵着妈妈的手,生怕走丢。公园好大啊,哪儿是出口呢?回家的路怎么走呢?刚刚一点也记不起来。
    情境的不确定性使刚刚感到恐惧和紧张,刚刚碰到的这些日常生活事例都涉及到幼儿的空间认知问题。
    究竟空间认知包括哪些内容呢?幼儿对空间信息的加工能力是怎样逐步提高又有什么局限性呢?怎样培养和发展幼儿的空间认知能力?
    一、空间自身的特点
    空间和时间一样,是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形式。当我们说到世界上任何物质存在的时候,首先是指它在什么地方存在:它的规模和大小,也就是广延性。具体地说,空间具有三个维度:一维空间、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分别体现在长度、面积和体积上。要确定一事物存在的空间位置,必须了解这一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鲍空间差磊,女口皿窍的远近,上下前后的方停摩盐到{囔笺。当我们说到任何一事物的运动时,必然联系到它在空间位置上的变化,变化规模的大小等。
    总之,不管谈到任何事物的存在和运动,都要涉及它的存在和运动的空间形式。
    与对时间的认知相比,时间较抽象,而对物质的空间存在与它们空间关系的认知相对较直观具体,可更多地凭借儿童的感性生活经验帮助儿童理解。但客观事物是无限多样的,事物既存在于空间关系之中,也同时存在于一定的数量关系之中,这是因为客体在空间上具有排他性,从而各自成为离散的独立的个体,于是有客体的数量;在两个以上的客体之间,在长度、面积或体积方面就存在着大于、等于或小于的关系,这也是一种数量关系。因而幼儿认知空间跟认知数及其数量关系是紧密相连的。客体既在空间中运动,也在时间中运动,因此认识客体位置移动的空间形式又是与认知时间、速度等变量密切联系,这就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幼儿对空间的认知发展与对数、时间、速度等认知发展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
    二、空间认知发展的主要内容
    幼儿对空间认知发展的主要内容包括:(1)空间知觉的发展,包括对物体的形状、大小、远近、方位等特性的知觉发展;(2)有关几何知识的发展,如拓扑几何、投影几何和欧几里得几何知识的发展,这涉及到不同维量空间概念,如长度、面积、体积(容积)概念的发展;(3)空间表证和推理能力的发展等。
   
三、幼儿空间认知发展的特点
    幼儿对空间认知的发展受一般的认知发展水平和作业任务的特点的制约。幼儿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因此幼儿往往凭借自身的感性直接经验去理解空间事物,并受事物的知觉属性所制约。幼儿关于空间关系的知识一般属于前科学的知识,各种维量的空间概念正在形成中,因此很不稳定。空间是由一维、二维、三维空间构成的,但幼儿直接生活的空间和他们直接接触的众多物体,绝大多数属于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如对幼儿说“这间房间大,那间房间小”,“这块手帕大,那块手帕小”,幼儿比较容易理解。但如对幼儿说:“妈妈买了1米布给你做裙子。”l米究竟有多长呢?幼儿会感到迷惑。因此,从知识的发展来说,儿童是认识一个笼统的三维空间、整体,再分析认识其中的二维、一维空间,或者部分;在已获得了有关概念时,再理解在构成上由部分到整体,由一维到二维、三维的关系。后者是前者在高一级认知水平上的逆转(刘范、张增杰,1987)。由此看来,儿童对空间的认知发展是沿着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的螺旋式上升运动构成的。
   
四、促进幼儿空间认知发展的意义
    空间和时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不认识空间也就不可能认识世界上存在的万事万物,也不可能认识在空间上存在的自身。对空间的认知不仅是人类智慧的基本成分之一,而且涉及到科学世界观的形成问题。幼儿生活在空间世界之中,每时每刻都在和客观事物打交道,也离不开和事物的空间特性打交道,不认识这些特性儿童就无法生活。举例来说,一个正在学爬行的婴儿,如果他不发展深度(距离)知觉,他就不能躲避从高处跌落下来的危险,也不能正确够物体,拿到自己心爱的玩具;如是他不发展方位知觉,他也就爬不到他要去的房间。幼儿处在空间认知发展打基础的时期,通过幼儿直接摆弄各种物体,与客观事物相互作用,获得了事物各种空间特性和空间关系的知识,这些知识成为幼儿入学后掌握各门科学知识的基础。

文章引用自:东方之星幼儿思维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