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块陆地,一片港湾》
(2008-07-04 13:18:43)
标签:
香港的前世今生之三 |
分类: 镜像内外 |
文/ 阿忆
我们说的香港,主体构造不算复杂,无非是三块陆地。自南向北,依次是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山地。另外,港岛和九龙之间,有一个举世闻名的天然良港,一年四季,不瘀不冻,英国人以维多利亚女皇的名字命名了它。
最早觊觎这片区域的,不是英国人,是日本海盗。但海盗无非是海盗,除了劫财,没有领土要求。麻烦的是,海盗快被清除干净的时候,葡萄牙人来了,他们要的可是中外商船进出广州的必经之路——屯门港——也就是韩愈和刘禹锡讴歌过的那个祖国海港。
葡萄牙人笨,似乎没想过先占一个远一点儿的海岛,当作基地,然后再做扩充。他们贸然跑到“新界”,直接占了敏感的屯门镇,挂了国旗,建了兵工厂,然后贸然去打广州。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被广州水师追杀回屯门。明军一鼓作气,决心收复屯门。葡军无险可守,哭着登船离岸,广州水师学诸葛亮,在旧船上装满芦苇和干柴,饱灌油脂,乘风纵火,火烧葡船,水性好的士兵干脆跳进水里,去凿沉敌舰。
1522年,葡军敌不过明军,弃下多数船只,集中在3条大船上,星夜逃遁。请记住,这是中国军队抗击西方侵略的第一次胜利——“香港屯门战役”。
过了100年,荷兰人来了,但荷舰刚停近“新界”西北,被明军海防驱逐。
就在这个时候,英国人开始盘算,在中国近海找个落脚点,认为这是对华贸易成败的关键。不过,它想来想去,没选中具体地点。明朝覆灭后,英国商船第一次来到香港,在大屿山岛停泊了两个月,这个时候,他们还是没把香港当成目标。大概跟富足中国内地比起来,香港边陲太落寞了。所以直到1836年,驻华英商的报纸《广东纪事》才公开鼓动,如果英国想得到一块中国土地的话,首选应该是香港岛!只要实行“自由港”政策,10年之内,那里可以成为东半球的商业中心!
1841年,英军在鸦片战争中强占香港岛,作为北进基地。
1860年,英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强占九龙。
港岛和九龙,一南一北,使维多利亚港成了内湖。这一方面降低了香港岛受清兵威胁的程度,一方面使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的港九扬长避短,利用举世罕见的天然良港的国际枢纽作用,不仅成了东半球的商业中心,而且成了全球商业中心。
1898年,英人再次北犯,强租“新界”山地,租期99年,1997年7月1日期满。
好在,这片土地和水域,现在又是咱们自己的了。
准确说,它一直是咱们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