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随拍随写 |
去花溪的路上,看见贵州大学,遂决定从花溪公园出来,徒步跋涉折回,进贵大看看。呵呵,哪知道,走得裤腿儿后面尽是黄泥,终于走到门前。贵大门不限高,长颈鹿大吊车都能进去,所以是天作门楣。
俺很重视校门对着何物,遂进门一刻回头观望,发现是两座大山堵在眼前。门前是花溪大道,山下本该有河流走过,实际是一片塑料大棚,不知是不是贵大农学院的防地。想当初,贵大一度更名“国立贵州农工学院”,猜想农学一定厉害。
不过,俺还是觉得这两座大山应该搬倒,先跟愚公打声招呼。进了大门向里走,绕过不喷水的喷水池,回头再向两座山的方向拍一张,山已不算清楚,因为从校门至喷水池的大路两旁,种着许多大树,把山遮蔽住了。
要知道,从图片上看,路两旁只是松树,其实,松树间有许多高大的玉兰,所以这一片叫“玉兰园”,想必早春的时候,这里的玉兰花一定比燕园和清画园的要璀璨。北大最著名的玉兰,只是图书馆南门前,不过只是数枝,但年年吸引许多学生在树下留影。清华近春园红楼下面有几棵玉兰,俺去拍过,似乎没有人在意它们的存在。而这里,这一大片玉兰,不在乎是不可能,但愿何时早春来此。
站在喷水池北侧180度大转身,也就是校门、玉兰大夹道、喷水池、旗杆一线的终端,是贵大礼堂。“贵州大学”4个字,是毛主席1951题的,但是否他老人家还有兴致另题一幅,再加上“礼堂”2字,不得而知,也许前4个字是毛主席亲笔,后两个字是学校从毛主席墨迹中拼出来的。也许红军在贵州太牛了,两夺遵义,四渡赤水,所以贵大礼堂的顶端不是校徽,而是红五星,像是一所军校。
贵大建于慈禧新政那年,1902年,算起来,今年是105年,这两天看贵阳街市皆很老旧,道路泥泞,楼房陈垢,但在贵大转转,建筑尚不显得苍老蒙尘,许是105年校庆进行了整治。总之,整洁总比凌乱要好,古老崭新都比半旧不新漂亮。
贵大离贵阳大概有16公里,所以出门等了很久不见出租汽车,只得招呼一辆已经有了客人的出租车同回市里。正值下班高峰,车冲冲杀杀,很不规矩,一路鸣着刺耳的镝声,晃吓着过往的路人,回了贵州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