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分化
(2021-05-21 12:48:15)
标签:
股票银行股 |
分类: 股海扁舟 |
友文按:中国人寿计划减持杭州银行(13.68PE/1.55PB)尚属情理之中,但甩卖农业银行H股(4.10PE/0.46PB)真可谓失去理智。
股票名称 |
20210205 |
五年涨跌 |
PE/PB |
20210520 |
涨跌幅 |
PE/PB |
宁波银行 |
43.00 |
385.37% |
18.1/2.57 |
42.90 |
-0.23% |
16.3/2.38 |
平安银行 |
24.93 |
211.09% |
16.7/1.64 |
23.82 |
-4.45% |
15.2/1.53 |
招商银行 |
54.74 |
298.05% |
15.0/2.16 |
55.47 |
1.33% |
13.8/2.08 |
兴业银行 |
25.76 |
94.89% |
8.52/1.01 |
21.61 |
-16.11% |
6.46/0.81 |
邮储银行 |
6.10 |
|
8.92/1.00 |
5.27 |
-13.61% |
7.46/0.82 |
江苏银行 |
5.78 |
|
5.81/0.62 |
7.45 |
28.89% |
6.86/0.79 |
农业银行 |
3.19 |
34.76% |
5.67/0.61 |
3.25 |
1.88% |
5.23/0.59 |
交通银行 |
4.54 |
15.00% |
4.83/0.47 |
4.91 |
8.15% |
4.63/0.48 |
民生银行 |
5.17 |
-7.59% |
4.96/0.49 |
4.69 |
-9.28% |
6.34/0.43 |
沪深300 |
5483.41 |
85.01% |
16.0/1.49 |
5186.41 |
-5.42% |
12.9/1.33 |
贵州茅台 |
2313.00 |
1062% |
65.2/19.6 |
2058.88 |
-10.99% |
54.4/14.8 |
五粮液 |
319.76 |
1279% |
64.0/15.5 |
303.51 |
-5.08% |
54.6/12.4 |
泸州老窖 |
287.79 |
1288% |
74.5/19.3 |
259.50 |
-9.83% |
58.8/15.1 |
注:股价涨跌幅按后复权计算;列出指数和主要白酒股作为对照。
险资减持杭州银行引争议:银行股不“香”了吗?
5月18日,杭州银行发布公告称,股东中国人寿计划自5月21日至11月20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其所持公司部分股份,合计不超过5930.20万(含本数),即不超过公司普通股总股本的1%。
杭州银行发布的公告显示,中国人寿持有杭州银行2.85亿股,占公司普通股总股本4.80%。根据中国人寿在公司IPO期间作出的承诺,锁定期满后,中国人寿减持价格不低于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每股净资产,亦不低于经除权除息调整后的公司发行价。
杭州银行披露的2020年报及一季报显示,疫情影响之下,该行仍实现去年营收同比增长15.87%;实现净利润71亿元,同比增长8%。同时,截至去年末,杭州银行净利差、净息差分别为 1.96%和 1.98%,同比提升0.03、0.13 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该行实现营业收入75.77亿元,同比增长14.15%,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25.18亿元,同比增长16.33%。截至一季度末,杭州银行资产规模已逼近1.17万亿元;同时保持不良贷款率降至1.07%,拨备覆盖率升至469.54%。
在股价方面,今年杭州银行表现同样亮眼,在大盘出现调整的背景下上涨超过10%。
那么,为何在此时减持杭州银行?实际上,从最近中国人寿的一系列操作就能看出端倪——不仅减持杭州银行,中国人寿实际上在频繁减持银行股。
4月12日,中国人寿以平均每股3.0684港元的价格卖出农业银行H股2000万股,持股比例由11.02%降至10.96%。
5月7日,中国人寿又减持农业银行2000万股H股,每股作价3.0466港元,最新持股数目约为27.607亿股,最新持股比例降至8.98%。
截至一季度末,中国人寿还减持邮储银行约7.98亿股,减仓幅度达23.9%。同时,中国人寿还分别完成减持中国银行2.89亿股和1.72亿股。
难道银行股真的不香了吗?数据似乎给出了反对意见:今年以来,中证银行指数上涨9.93%,同期上证指数下跌1.56%,深证成指下跌3.71%,创业板下跌1.88%,银行板块的收益可谓非常抢眼。
银保监会5月11日发布的2021年一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也显示,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8万亿元,较上季度末增加868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8%,较上季度末下降0.04个百分点,信贷资产质量基本稳定。
总资产方面,银行业总资产稳健增长。2021年一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329.6万亿元,同比增长9.0%。
上市银行方面,数据显示,2020年,38家A股上市银行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9万亿元,同比增长0.69%。38家银行中,有超过八成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家不良率较上年下滑,绝大多数A股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保持在2.0%以内。
实际上,在险资撤离的同时,银行正重新赢得公募基金的青睐。
中国银河证券的研报就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基金对银行业重仓持股的总市值为1233.88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达73.44%,持仓市值位列各行业第5。张坤、朱少醒等多位市场关注的明星基金经理都选择加仓银行股。截至今年3月末,共有29家上市银行股被公募基金重仓,排名前五的分别为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宁波银行和工商银行。
那么,银行股还能持续买入吗?东吴证券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其发布的研报认为,货币政策加速回归常态化,4月社融明显回落,但信贷保持韧性。从投资角度,东吴证券仍坚定看好银行股全年上涨行情,核心逻辑包括:2020年全面“净化报表”后,优质银行的信用成本将持续回落,保证全年盈利高增速;贷款利率已经开始回升,构筑了未来净息差企稳回升的基础,提振银行股基本面预期。
(600926.SH) 4.03%
17.28
2021-05-20
今 |
16.72 | 成交量: | 33.11万手 |
振 |
4.64% |
---|---|---|---|---|---|
最 |
17.38 | 成交额: | 5.65亿元 | 换手率: | 0.66% |
最 |
16.61 | 总市值: | 1024.74亿 | 市净率: | 1.55 |
昨 |
16.61 | 流通值: | 871.15亿 | 市盈率TTM: | 13.68 |
总股本: | 59.30亿 | 流通股: | 50.41亿 |
|
|
杭银转债
民生银行15位高管集体增持后 独董也来“护盘” 还承诺锁定2年
来源:券商中国
5月19日,民生银行公告称,该行独立董事刘纪鹏在二级市场买入15万股该行A股股票,耗资70万元,并承诺将所购股票自买入之日起锁定两年。据了解,这是刘纪鹏自2016年担任民生银行独立董事以来,首次买入该行股票。
相比于高管增持以提振市场信心的常规举动,独董买入任职机构股票的情况并不常见。对于此次增持的原因,刘纪鹏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一方面,民生银行此次的资产风险出清和大刀阔斧的内部改革给他带来了信心,另一方面,从外部环境来看,中国资本市场正在关键时刻,中国的金融改革也正在调整时期,新金融的出现必将对传统金融的新生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金融监管研究院副院长周毅钦也表示,民生银行新高层到位后,改革决心之大从2020年的财务数据就可知一二,业绩虽然较去年同期罕见降低,但也消化了不少历史包袱,这次高管增持也是向市场传递对未来业绩转好的信心。
刘纪鹏生于1956年,自2016年10月28日起担任民生银行独立非执行董事,现任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
此次是刘纪鹏担任民生银行独董后,首次买入该行股票。在此之前的17日至18日,包括高迎欣在内的15位民生银行高管增持该行A股股票,共计增持233万股,增持合计金额近1100万元;去年12月23日,获批上任不足半年的高迎欣就曾带领12位高管以自有资金买入该行H股普通股票,共计增持275万股,耗资约1149.5万港元至1182.5万港元。
“新领导班子近一年半以来作出的一系列改革调整给我以及全体董事会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大家基本上都是信心十足的,这一次民生银行高管的集体增持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作出的决定。”刘纪鹏表示,在这一背景下,他选择买入民生银行股票,也是为了以实际行动、现身说法,传递对民生银行未来发展看好的信号。
同时,他指出,从更大的视角来看,民生银行作为一只老牌银行股,一直受到市场关注,此次该行高管集体增持,也是对中国的资本市场和经济发展抱有信心的一种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