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美国房地产估价(MAI)体系及方法之启示(A2-2)
(2010-04-04 14:21:54)
标签:
美国房地产估价文化 |
分类: 政经地产 |
(1)美国体系对于房地产产权的调整分为三类:完全产权(Fee Simple)、承租人权益(Leasehold)和出租人权益(Leased Fee)。而国内体系中,主要评估的是房地产在完全产权下的价值,因此国内对于房地产产权基本不做调整。
(2)美国房地产在买卖中经常会出现各种金融服务,如银行可能会提供低于市场水平的贷款利率或比市场水平更长的贷款期限。对于经营性物业,银行还会提供参与式贷款,即在物业出租获得的租金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收益。这些优惠因素都需要在比较法中调整。对这些金融服务的调整通常是做减法的,应将从金融服务上获得的优惠折现,并从成交价中扣除该现值,从而得到一个比较客观合理的价格。当然,当金融服务的成本高于市场一般水平时,金融服务的调整也可能是做加法的,例如买方获得的按揭利率高于市场一般水平。
虽然中国没有那么多的金融服务,但是我们也有不同类型的贷款。如果一次性付款的话,也会享受到价格上的优惠,这样的价格会明显低于市场价,所以在评估中应该考虑这方面的因素。实际操作中我们是缺失此项调整的。
(3)对于房地产交易情况的调整。国内虽然有这项调整,但是由于我们不清楚实际交易双方的具体情况 (例如有特别关系),所以此项调整没有起到实际作用;
(4)交易后的开支,或者叫价外支付,买卖双方在交易前的沟通中会确定。比如物业有某些缺陷,买方在购入后需要发生额外费用进行修补等等。这项内容会影响成交价格,也是必须调整项。国内规范中缺失此项。
(5)市场状况调整项。我国也有,但是由于各种房地产指数不能完全反映市场情况,而且有些指数(如工业等)缺失或不够详细准确,造成此项调整的准确性不够。
(6)房地产区位调整。此项调整基本与国内体系中的区位调整相同。
(7)房地产自身状况及经济性调整。此项调整主要是针对房地产不可修复的物理折旧(可修复物理折旧属于价外支付),其中包括对长寿命项目的调整和对短寿命项目的调整。由于对比较案例具体情况的了解不够详细,因此国内对物理折旧的调整不够准确。但是,由于两国基本上都采用直线折旧法,因此,除非有特殊情况,在一般情况下此项折旧的计算调整基本不会有太大差异。另外,此处的折旧不仅是指物理折旧,还包括一些经济性的调整,比如土地开发是否过度或不足等等。
(8)经济性调整,指功能性减值和外部性减值。这项调整要判别房地产是否有功能性或外部性的缺陷或浪费,使得房地产的收益受到损失。比如无法达到当地市场平均租金水平、无法降低运营费用等。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没有此项调整,由于我们对比较案例的了解深度不够,也很难对此项进行调整。
(9)使用用途的调整。此项调整两国基本相同。
(10)非不动产项目调整,是指FF&E,即家具、固定物以及设备。此项内容在我国的估价规范中没有列出,但在实际评估中我们会考虑这方面的因素,只是还不够完整、清楚。
综上,两国在市场比较法调整项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见下表:
----------------------------------------------------------------------------------
----------------------------------------------------------------------------------
房地产产权调整
金融调整
交易情况修正
交易后的开支,价外支付
市场情况调整
区位调整
物理折旧调整
经济性调整
用途规划调整
非不动产价值调整
----------------------------------------------------------------------------------
3、定性修正与定量修正
在讨论了需要修正的因素后,再来谈谈如何修正。
我们使用的是百分率法,即给予可比案例一定比重的百分比,将他们的状况修正成与估价对象相同的状况。这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定性的修正方法。
在美国体系中,很多时候需要采用配对比较法,对可比案例进行定量修正。
举例说明,假设估价对象和所有案例面积、房型及朝向都相同,估价对象位于1层,有个可比案例A位于2层,该案例A为估价时点前1天内正常成交的,成交单价为9000元/平方米。
(1)我们的做法
估价对象价格=可比案例成交价格×交易情况修正×交易日期调整×房地产状况调整根据经验,在6层住宅中,2层的价格是1层价格的105%,代入以上房地产状况调整得到:
(2)美国的做法
最后得到的估价结果为8915元/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