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木辛看着那些小鸡怪可怜的,于是故意把一小块鸭肉扔给一个小鸡,哪知道肉还没有落地,那可恶的大黄狗就一口咬住了肉块。这狗太霸道了,要不是当着这一家人的面,木辛真想狠狠地踢它!
吃完晚饭,大家一齐动手收拾残局,桌子是木辛抹的,他把那些残渣装在一个小碗里,那只大黄狗不知足地翘首望着木辛手中的小碗,木辛头也不回地将残渣倒进了猪食槽内,大黄狗傻眼了,悻悻地摇着尾巴,眼睛里好象有几分伤感和遗憾。但它还是向木辛乞怜摇尾以示友好,因为它通人性,知道主人对木辛这样客气,所以必须效仿主人,巴结木辛。
不过,这只狗在木辛心目中是很可恶,很渺小的。木辛总认为,狗是改不了吃屎的本性的。不管它对主人多么殷勤就算是一个绝对的优点,也不能掩盖它自私、霸道、见利忘义的本质。
从此,木辛就不喜欢狗。
尽管汤姆的父母亲一再不让木辛动手,家务活完全可以让汤姆底下的弟妹们完成,但勤快惯了的木辛总觉心里难受,不是滋味,就是坐不住,站在一旁也别扭,所以干脆跟着汤姆亦步亦趋,汤姆干啥他就干啥,这可以训练他的模仿能力。再说,木辛的接受能力是没得说的。他天天跟着汤姆去野外劳动,或者给棉花地锄草、摘掉顶端,或者在秧田里拔草。其实,这些农活木辛早就会干,根本谈不上是模仿。
木辛在太阳底下干活不喜欢戴草帽,所以紫外线毫不留情地辐射着他的幼嫩的皮肤,表皮下的黑色素又增加了不少,他没有意识到,这种黑色是永远褪不去的,他无论何时何地都会被人看成一个农民的儿子,尽管他不是,而只是一个十足的农村长大的孩子。多年以后,有人说他黑得象非洲人时,他半开玩笑地说自己就是以黑为美的,并说真想去找一个非洲黑姑娘为妻子。
木辛有会说话的一双眼睛和一对耳朵。正是这双眼睛和耳朵弥补了他沉默寡言的性格造成的语言空白。即使是汤姆对他说话,他更多的回答也是用眼睛和耳朵领会后就是行动。而汤姆的父母亲不论是夸奖他还是考他人生经验的问题,他也只是短短地应付几声,或者干脆含笑不语,简直象一个小姑娘似的。但是,木辛会静静地听,默默地看,每一句话的含义、每个字的发音,每个动作的细节,都会毫无遗露地被他的耳朵和眼睛捕捉,然后传到大脑的神经中枢,在反馈信息的作用下采取准确无误的应对措施。
实际上:这种沉默的性格是多年的孤独生活所造成的,江山易改,秉性难移,长期生活积淀而形成的性格就象铁器上镀的铜,休想轻而易举地清除。
对于木辛来说,不仅是性格方面,而且学习、生活、为人、处世等很多方面的习惯和作风都无不打上了孤独的烙印,尽管孤独锻造了他奋斗向上的精神,但也给他带来这些潜在的麻烦。
一周过后,木辛要回镇上了。临走的时候,汤姆的父母亲硬是塞给他几块钱,还给他煮了几个咸鸭蛋,汤姆的母亲从里屋拎出一个袋子,里面装满了红辣椒、青辣椒、茄子、豆角。还让汤姆送木辛回家,帮他拿东西,包括那一小袋从未翻看的书。
汤姆和母亲一直把木辛送到村口,她还千叮咛万嘱咐,要木辛有什么难处就大胆地告诉汤姆。
汤姆的母亲的确是一个善良、勤劳、典型的中国农村妇女,尽管她不是木辛的母亲,却让木辛感受到了母亲一般的温暖和爱意。这一点木辛多年以后都难以忘怀。他能始终如一地善待汤姆并视为知已,除了他们本身相知以外,汤姆母亲的关怀又构成另一个重要因素。
从汤姆家回来以后到开学以前的这段时间,木辛放肆地玩耍,或者与元华下象棋、钓鱼,或者与理发店的老师傅们下棋,听他们闲聊。
元华曾经向W老师说要在棋艺上超过木辛,但实际上他并没有进步多少,因为他赢的几盘多半是死而复生----他被将死之后要悔棋,这一点木辛是很气愤的。他必须照顾元华的情绪,让他赢几盘,要不然元华会负气而去的。实际上,他这样做也是不无益处的,得饶人处且饶人,何必把人整得脸上无光,无地自容呢?多年以后,他会非常欣赏自己的这种做法,这实际上是在培养自己能伸能屈的大丈夫气魄和度量。将军额头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这个道理.木辛是再清楚不过的了。
说起理发店,可以说是陶冶木辛孤独性格的另一个熔炉。在这里,木辛总是孤独地、默默地观看那些老理发师们走棋。常言道,观棋不语真君子,木辛真是地地道道的一个孤独的真君子。不过,他却是在用心地观看,用心地思考。人家在吵闹,他是旁观者清,如果有人让他走,他肯定会让人大吃一惊,因为他会把人们争吵的各种意见综合起来,得出一个最佳的走法,真可谓沉默是金,雄辩是银。这样的孤独旁观,不仅使得木辛的棋艺推进了许多,而且使他的孤独性格更加孤独。
这种孤独的性格,使得他有时候路遇一些熟人或同学,也只是点头微笑。至于那些女孩子,即使是同班同学,木辛也羞于与她们搭讪。他没有勇气,尽管也有某种冲动的感觉。尤其是对班里一个最漂亮的女孩,他又不可能不象赏花一样地偷偷地多看几眼。
不过,木辛所在的时代,学校学风严肃,决不容许男女学生有任何越轨的言行。木辛是学校里学习态度最严肃的,学习成绩又是最好的,在异性方面是最矜持的,也是最保守的。从生理发育上讲,这个年龄阶段,是比较危险的,但木辛有能力进行自我控制,尽管有某种原始性冲动的萌芽,也不可能茁壮成长。木辛很明确自己的处境,明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否则,
从小的方面讲对不起兄长,从大的方面讲对不起国家和民族。这是他经常沉思默想的大道理和大原则。
夏天的小镇酷热难熬,幸好理发店里有风扇。木辛有时候会怀揣一本书来读,好心的师傅们决不会指责他的,甚至还时常用他来教训那些不学无术的浪荡小子。因为木辛,很多小孩都“倒霉”了。木辛给人们造成茶余饭后的谈资,给家长们树立了教育孩子的榜样,似乎给当地的同龄人造成了许多“麻烦”和巨大的“压力”。
元华的父亲一个五十多岁,是百货公司主任,说话嗓门很大,每次木辛去找元华时,元华都会听见父亲老生常谈地唠叨,嘱咐自己要加油,要向木辛学习。其实,木辛内心里不是感到自豪,而是感到一种莫名的负疚感,因为他的榜样压力又对元华发生作用了。瞧,元华的脸会泛起绯红,这是委屈的标志。多愁善感的木辛会马上说一些轻松的话题,把大家的注意力引开。
初中二年级的课程多加了一门物理。物理,是木辛最喜欢的课程之一。在同学中,大多数人都偏科,有的人重文轻理,有的人重理轻文,结果有的课程学得很好,有的课程却学得一踏糊涂。其实,木辛又何偿没有偏科,他特别喜欢物理、数学、英语和语文。他喜欢物理,是因为想成为一个物理学家;他喜欢数学,是因为他觉得数学能检验一个人的智商;他喜欢语文,是因为他对中国文化有一股强烈的亲和力;他喜欢英语,是因为没有学好英语出国后会寸步难行。木辛把学习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这四门课上。不过,其他课程他并不是弃之一旁不闻不问,这就是与一般学生的不同之处。他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有强大的学习动力,有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合理调配时间的技巧。他比一般人更清楚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他是靠兄长支持读书的,学习有压力,更有动力,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报答兄长们,为了做一个有用于国家和民族的人,为了做一个不平凡的人。所以,他必须能够吃得苦中苦,为了克服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他首先从心理上给自己加强武装,用他所知的伟人、名人成名成功之前经受历练的事实勉励自己。木辛写日记的时候,经常反省自己的得失成败,这都是受历史人物或者当代伟人、名人的影响,似乎他要把自己设计成一个十全十美的未来的名人和伟人。他不仅能抓紧时间,以只争朝夕的态度看书学习,而且还总结出了一套怎样科学用脑,怎样用密集时间学习的方法。这都是属于超前的计划和策略,木辛总是比别人走得更早,走得更快。
早自习是朗读时间。星期一、三、五读英语,二、四、六读语文。W老师继续教木辛的英语,他有一个怪习惯,让学生们每天都要读一读英语,除了星期一、三、五早上全呆在教室里外,读语文课文的时候,他常常偷偷地到教室里晃一趟,口里高声说:“天天见”。“天天见”的确是W老师的专利,他坚持认为,只要“天天见”,哪怕只是五分钟,学习效果也会大为改观。木辛是W老师“天天见”号召的积极响应者。他对英语有一种特别的敏感和兴趣,就象初恋情人一样,天天都要相见。在读英语的早上,他会址着嗓子朗诵单词、词组和课文。在读语文的早上,他也悄悄地拿出英语课本读五分钟,把单词、词组和课文过一遍。
木辛自己买了一本关于音标的指南,经常对照书本造口形,模拟发音。长期坚持的结果,他的发音比别人更准确。就凭这一点,他就足以成为W老师手下的一个好弟子。的确,木辛的英语成绩从来就没有落后过别人。多年以后,木辛想起W老师就有一种莫名的敬佩和怀念涌上心头。
作为一个湖南人,木辛在打好漂洋过海的语言基础的同时,决没有放弃练就标准国语的努力。他读课文与众不同,声音宏亮,抑扬顿挫,感情充沛,相当投入,几乎达到了忘我的境界。象木辛这样读书的人,感情丰富,而且敏感,想象丰富,他会进入作者设置的意境中去。对于他这个平时很少开口说话的人来说,早上的朗读倒是必不可少的。也许,除了早读时间,他就没有锻炼口才的机会了。
有一天早上,木辛正在预习后面一课的单词,W老师拿来一叠油印资料。木辛翻开一看,原来是一首英文的《国际歌》。木辛在W老师面前很大胆,带头要求他先唱一遍让大家听一听,富有音乐天才的W老师引吭高歌,他又是一个极爱笑的人,边唱边微笑,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木辛笑了一下却突然不笑了。在他的印象中,这首歌似乎是带有悲壮色彩的,所以应该带着悲伤的情绪去唱去听。木辛就是这样异乎寻常的多愁善感,这一刻他的心情只有鬼才知道呢。
但他木辛是不算鬼的,他自己当然知道自己在想什么。
第二节课下课后高音喇叭就响起来了,做课间操的时间到了。各年级各班按指定的地方按秩序站好,听着喇叭的指挥做操。这时候,所有的班主任都会出现在队伍前面或后面,多半是站队伍在后面,因为他们想查看究竟谁认真谁不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