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钱队”讨出村道102公里
蓝塘镇自筹800多万元提前3年完成村道硬底化
紫金县蓝塘镇组织20多支“讨钱队”,分头“出击”,广开筹资渠道,筹集资金800多万元,于日前全面完成村道硬底化建设,提前3年实现省提出全面完成村道硬底化的目标。
据了解,目前每公里的村道造价约为26万元,除了上级部门每公里拨款21万外,每公里的资金缺口5万多。蓝塘全镇要完成硬底化建设的村道有102公里,缺口资金达600万。而蓝塘镇2005年的本级财政收入才542万元,靠镇里财政来完成全镇的村道硬底化建设并不现实。蓝塘镇副镇长杜永华说:“没钱怎么办?不能干坐在家里等钱啊。于是我们组织了20多支‘讨钱队’,由各村的村支部书记任队长,村委会主任任副队长,分别到深圳、广州、惠州等地去‘讨’、去‘跑’。”
杜永华说,出外面“讨”钱,选择被“讨”的对象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要有钱,二是有心。蓝塘外出从政、经商、务工成功人士多,一支“讨钱队”只要“抓”住一两个大老板,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说服他们,就可以解决大部分的资金。那剩下的小部分怎么办?我们这些“讨钱队”不仅向外“讨”,还向内(本村)“讨”,如茜坑村共有500多户人,通过向内“讨”的办法,“讨”到了资金50多万元,平均每户1000多元。一年多来,这20多支“讨钱队”通过向外“讨”、向内“讨”的办法,共筹得了资金800多万元,比缺口资金多出了200万元。
路子是人民致富的希望。该镇一位果农接受采访时高兴地说:“路通了,车可以进村了,不仅效率提高了,果子还能卖个好价钱,我们致富就有希望了。
没钱难办事,钱多好办事。杜永华说,多出来的200万,我们用来提高村道的等级标准,本来4米宽的路面,我们可以把路加宽到6米,或者用这些钱把通自然村的村道也建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