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潘石屹为何支持房地产新政?

(2010-06-01 06:38:46)
标签:

潘石屹

新国十条

冰川期

分类: 房地产评论

    在金融危机期间成功利用房地产行业拉动中国内需之后,管理层再次腾出手来对付部分城市暴涨的房价。4月中旬新“国十条”出台后,鲜有开发商对此公开表态,但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却大声宣告,他支持此次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新政。
    潘石屹列举了以下几点理由:目前,地价与房价已脱离关系;租金回报率等指标大大超出正常值范围;资金过度集中到房地产,经济不能平衡发展等。他判断,中国部分城市住宅市场随着调控政策的出台会迅速进入“冰川期”。
    从2008年预言地产业将出现“百日剧变”,到不久前抛出“冰川期”理论,时光已经流转了两年。短短两年时间,中国房地产市场仿佛走过一个轮回:向下拐,向上拐,再向下拐……拐来拐去的同时,房价也被越“拐”越高。“百日剧变”非但没有发生,而且开发商的日子越过越“滋润”。
    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全年销售收入超过4万亿人民币。目前上市房企中,七成以上手中握有超过100亿元人民币的现金,不仅大公司,为数众多的中小开发商也在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房地产“大牛市”中赚得“盆满钵满”。
    但这未必是潘石屹乐见的局面。在一个长期处于“刮台风的时候,连猪都会飞”的市场,良币不能驱逐劣币,反而是一些擅长“玩空手道”、靠炒地皮生存的项目公司大获其利。据统计,目前我国有资质的房地产企业约为6万多家,建业住宅集团董事长胡葆森估算,其中有项目的只有2万家左右,且1万家左右是只有一两个项目的“单项目公司”。
    两年前“百日剧变论”的提出,折射出潘石屹对产业整合及借市场低迷期抄底愿望的急迫。接近潘石屹的一位公司高管曾告诉笔者,老潘和王石都很希望有些房企能在上轮楼市调整中出局。如果不是政策风云突变,他们曾一度接近上述“梦想”:2008年,与潘石屹接洽土地转让的公司明显增多,且一家比一家价格低;个别房企,如中新地产,由于资金链绷得过紧,差点成为“下一个顺驰”。
    然而,在最关键的时刻,中国开始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银行向这些资金链行将断裂的房企抛来“橄榄枝”。持续一年多的楼市调整“虎头蛇尾”,还未见底就匆匆结束。老潘借宏观调控进行行业洗牌及自身抄底的愿望也最终落空。
    两年后,老潘再抛“冰川期”言论,实际上延续了上一轮宏观调控未竟的心愿。也就是说,尽管提法不同,但“冰川期”与“百日剧变论”在精神上一脉相承。只不过老潘吸取了上次教训,依据现实将因市场调整引发“剧变”的时间从100天变更为不确定的“一段时间之后”。
    目前,老潘手握约136亿元现金,且有180亿元信贷额度尚未动用,准备伺机而动。如果产业陷入低迷期,对SOHO中国这样的公司而言确是整合良机,其可在众多中小开发商资金紧缺被迫转让项目的背景下,加快并购步伐。然而,老潘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一点:新“国十条”固然严厉,却并未触及地方卖地财政、分税制等深层次矛盾。因此,冰川随时有被融化的危险,并最终导致洪水泛滥。

 

  (文章发表于本人在福布斯中文网的专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