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防盗防老师?
记者眼 温星
最新一期的美国《时代周刊》,做了一个关于美国大学校园内性侵频发的专题。据统计,每5名美国在校女大学生中,就有1人曾遭到性骚扰或强奸。正如美国副总统拜登所言,这“简直令人发指”。
在我国,尚无这方面统计数据。但客观而言,不时冒出来的校园性侵丑闻,也已经成为一种现象,并在社会各界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美国校园性侵的重灾区在大学,我国却主要是在校园建设、管理制度都相对落后的偏远地区的中小学。更大的不同则在于,美国和西方国家女学生遭遇这样的事情通常会立即报警,而在我国,受害者及家属多数都认为这是“家丑”。无疑,这让校园性侵行为变得更加隐秘,也更加难以追究。
这些年,我曾采访过多起发生在云南较为偏远地区中小学的性侵事件,受害方的态度往往就是隐忍,校方则往往是隐瞒。
那些恶性个案中的校长或老师,无疑已经严重地影响了整个教师队伍的高尚和纯洁。会泽接受我采访的一位校长甚至说:有时候,别人叫他校长时他都会感到刺耳、羞愧。当“防火防盗防老师”渐渐成为一句戏谑的口号,恐怕就不仅仅只是教育本身的悲哀了。
正如媒体对此类事件的报道有时被指双刃剑,会泽的安全信息员制度一开始也被担心可能起到负面作用,即:一旦信息员身份暴露,是否会被理解为这是在校园里鼓励相互“打小报告”、“告黑状”?
这就对接受“卧底”汇报的老师或相关领导提出了一个较高的要求,即必须准确而又艺术地对汇报上来的“情报”进行分析、判断和处置,在预防各种校园安全隐患尤其是校园性侵的同时,尽可能不要暴露“情报”来源。就我本次采访所掌握的情况来看,这方面的担忧目前尚不明显。
在会泽茚旺高中心理咨询室负责人王鹏老师看来,校园性侵现象可以从心理学层面去干预并预防。作为当地唯一的心理学硕士,在自己的工作之余,他也经常被其他学校请去做一些有针对性的讲座和心理疏导。
虽然自己越来越有市场,但他心里却越来越沉重。
相关报道详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dbe8570102en8e.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