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版正文】----------------------------------------
大理遇上小清新,骑行洱海赏风月
【骑行第一天】
大理古城—才村—喜洲—周城—蝴蝶泉—江尾—景帝庙—双廊
逛古城地摊,赏田园风光
出发前,先去逛逛大理古城兼租一辆山地车。
大理古城的人民路下段有很多文艺青年摆的地摊,地摊上的商品大多出自于摆摊者的“手工制造”。种种出其不意的物品,琳琅满目。出发前可以先到这里采购一番,比如一路上用于遮挡强烈紫外线的围巾、帽子、墨镜。
从玉洱路直下,过大丽路,沿才村公路拐上西环海公路。才村公路的两旁,有大片的蔷薇花,正爬满绿篱。而从才村往北的这一段环海西路,正好穿行在数百亩连片的田园风光之间。沿环海西路一路往北,横跨数条苍山溪水、途经数十个原生态白族村落。村落与村落之间的公路大部分沿海而建,可边走边欣赏洱海风光。在沿岸的村落中,有很多青瓦白墙的白族民居院落,就像一幅幅点缀在苍山洱海之间的水墨画。有时会遇到办喜事的人家在村边上搭棚子大宴宾客,你如果参与进去,主人也会很欢迎。
在经过湾桥的时候,一定要到路边的特色餐馆去品尝地道的“生皮”和“黑皮”。“生皮”其实就是半熟的火烧猪肉,因白族人杀猪时用稻草火烧猪皮去毛,取猪“肚底”烧熟的猪皮和紧挨着的那一层半熟的肉,直接切了沾蘸水食之。“黑皮”则是一种类似“东坡肉”的美食,一块块且方且黑的皮子厚而不腻,下面还附着一层三线肉,嚼在嘴里很有弹性。
沙村观鱼鹰,周城看扎染
从湾桥继续往北走,就到了喜洲古镇。在这里,可以看到典型的“三坊一照壁”及“四合五天井”的白族庭院格局。一到喜洲,还可以见到村头那两棵枝叶繁如叶盖的大榕树,白族人认为这是一个村庄兴旺的象征,因此又把它们称作“风水树”。在这里可以歇歇脚,到古镇上参观白族民居古院落、品三道茶歌舞表演,四方街上可品尝到地道的喜洲粑粑、山豆腐凉粉。从四方街往海边走到沙村,可观看已被文化部门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鱼鹰表演。沙村人有世世代代训养鱼鹰的传统,他们能够向游客展示各种令人叹为观止的鱼鹰捕鱼绝技。从沙村再往海边走,就到了海舌。海舌就像是一个从喜洲伸进洱海的舌头,这里至今尚未被开发,仍保持着纯自然的原生态风光,可以野炊、游泳、观海景。
从喜洲往北是周城,这里是全中国最大的白族村落,“家家门外石板路,户户门前有流水”是周城白族村庄的特色。全村人口有一万多人,有很多家庭式的扎染手工艺作坊,可供游人观赏和购买扎染工艺品。到了周城,还有一件事情是必须的:品尝白族酸辣鱼。周城有很多路边餐馆,都能烹调出地道美味的白族酸辣鱼。周城村的大青树下,有古戏台和每天傍晚交易的晚市。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的火把节,是周城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
从洱海西岸穿村而过的西环海公路,目前只修到喜洲的桃园村。桃园村村口有一家用巨大的木帆船改建而成的特色客栈“桃源人家”,这里有美味可口的酸辣小鱼和地道的白族家常菜,桌椅床凳使用的木料全都来自废弃的木帆船,一艘大帆船就是一个浪漫温馨的特色客房。
江尾品乳扇,双廊看本主
从桃园村村口拐上蝴蝶泉公路,就到达“大理三月好风光,蝴蝶泉边好梳妆”的著名爱情圣地蝴蝶泉。这里曾有过雯姑霞郎的爱情传说,曾出现过数万只蝴蝶首尾相衔的壮美奇观。盛中国濑田裕子夫妇的钢琴小提琴协奏曲“化蝶”也曾在这里奏响。每年的农历四月十五蝴蝶会,数万只蝴蝶翩跹蝴蝶泉畔,为天下有情人祈愿、祝福。
过了蝴蝶泉,沿大丽路来到沙坪街的海边,又可以走上东环海公路了。路边有一个车水马龙的集镇——江尾街。这里以前属于洱源县,现在是大理市的上关镇。江尾有千亩连片的弥苴河入湖口——洱海生态湿地公园,可划船游览湿地。还有乳扇,这里的乳扇是做得最好的。
从江尾出发,穿过几个村落、集市就到了双廊镇的红山景帝庙。景帝庙是当地白族人民敬奉本主的寺庙,每年有一次盛大的红山本主庙会,平时也常有白族妇女在此举行祭祀活动。
接下来,就是有着“苍洱风光在双廊”美誉的双廊千年古渔村了,双廊是洱海北部东岸的一个大村庄和集镇,古称“拴廊”或“良甸村”。这里有著名的南诏风情岛,有杨丽萍、张扬、叶永青等著名艺术家的居所,有沈建华的白族农民画社,还有众多的特色客栈可供游客品味、休闲。每年春节期间的双廊古渔村迎本主活动,都有数万人参与。在双廊古渔村,家家都是捕鱼世家,人人都是烹鱼高手,有很多制作洱海鱼的传统方法,还可以品尝到全部用洱海鱼制作的“全鱼宴”。
住在双廊海岸凭海临风的客栈里,遥看满天的繁星是晚间最惬意的休闲享受。兴之所至,不妨在洱海月下来一次与大自然彻底亲近的“裸游”吧!
【 骑行第二天】
双廊—小普陀—天镜阁—金梭岛—洱海公园—洱海月湿地公园—龙龛村—大理古城
寻“仙人脚印”,赶挖色街子
第二天出发的时候,就基本是沿着洱海东岸的海岸线行走了。沿途可以看到渔民在海上拉网捕鱼,在岸边修补渔网、清点鱼虾。骑行不远,就到达双廊镇的青山村。在青山村村边环海公路旁的一块大岩石上,有当地村民称为“仙人脚印”的神秘大脚印“迦叶尊者足迹”。传说当年迦叶尊者到鸡足山入定时,曾一脚踏在这里,留下了巨大的脚印。而脚印的下方,就是传说中洱海龙宫的出水口。远远近近的村民每年都会定期到此顶礼膜拜,举行祭祀活动。
再继续往前走,就是挖色街了。如果当天恰好是挖色街赶集(公历逢五和十的日子是集市) 的日子,十里八乡的当地人都会汇集到挖色赶集。在挖色停下来赶赶集,买一些比如“生皮蘸水”之类的只在挖色街上才能见到的传统特色产品,感受一下这个至今仍保持原始淳朴乡村风貌的“乡街子”,一定会大有收获。
蓝色小普陀,金梭看贝邱
过了挖色街,小普陀就像一张明信片一样映入眼帘:一望无际的蓝色海面上,一个孤立的小岛挺立在海中间,像一颗印章,当地人又称它为“海印”。岸边有一条人工的桥形回廊,很多当地人在那里销售油炸的小鱼小虾、油炸洋芋和豌豆凉粉。冬天的时候,会有海鸥来这里越冬,与小普陀相映成趣。
从小普陀到海东天镜阁的路上,有几公里长的一段环海公路依然是弯道多、上坡路、泥土路面的老路基,节假日常常单向放行,经过此路段时要特别小心,对路况不熟悉的人最好下车推行。过了难走的土路,很快就到达海东天镜阁了。明代在这里建阁,名为“天镜阁”,后毁。现在旧址上重建天镜阁。阁为四层八面,阁楼高耸山巅,巍峨雄壮,与名刹罗荃寺交相辉映。站在天镜阁上观洱海,整个天镜阁半岛有如一艘巨舰。而巨舰下的洱海,也凭添了雷霆万钧之势。
从天镜阁再往下关方向骑行,有一段弯道下坡路,要注意不要骑得太快,避免自行车失控冲入洱海。且走且游,不知不觉间,就看到金梭岛像一把巨大的梭子漂浮在洱海中。金梭岛上的渔民全都集中居住在两个岛屿之间细细的相连部位,别有风情。岛上曾发掘出5000多年前的贝邱遗址,说明早在5000多年前洱海地区就有人类活动了。金梭岛形如一织网的梭子,南诏时期为王室的避暑胜地,称“舍利水城”。明代李元阳有诗曰:“天生异石似金梭,欲织银苍水上波。”
湿地赏水鸟,赶回三月街
金梭岛再沿海岸往前骑行,就是洱海公园了。洱海公园里有很多白族特色的餐馆,可品尝到众多的白族特色佳肴。再沿着海岸前行,穿过下关城区,可到达大理州全民健身中心和洱海月湿地公园。洱海月湿地公园是下关近郊最美的湿地公园,正是柳枝吐绿、水鸟出没的时候。
穿过洱海月湿地公园,沿着环海西路继续往北,有一个名叫葭蓬村的小村落,有着最好拍摄洱海的角度和美景,等着你骑行到那里亲自去体验。接下来,再穿过几个临海而建的村落,经过一些田园美景和海岸风光,就是龙龛村了。有游船码头和众多特色客栈的龙龛村,将是第二天骑行的最后一个歇脚点。
龙龛村与才村相隔几个村庄,与龙龛村和才村相连的环海西路两侧,大片的田园风光尽收眼底。公路临海路段,不时有村民在洱海边清洗刚从田里拔起的蔬菜。龙龛村已经位于大理古城直通洱海边的海岸线上,可以选择从这里骑过一段弹石路面的乡村公路,拐上大丽路,直达大理古城东城门,返回大理古城。也可以继续沿环海西路到达才村,再沿才村公路返回大理古城。回到古城之后,到人民路下段去摆个地摊,把这一路拍摄的风光美景拿出来晒一晒。
今年还有一个巧合,白族人民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三月街民族节”恰好赶上了五一小长假。环湖骑行回到大理古城的当晚,你就可以参与到苍山脚下搭棚而市的“唱歌、跳舞、做买卖”的狂欢盛会中来。清末大理留日学生、白族音乐家李燮羲曾写了一首《三月街竹枝词》:“昔时繁盛几春秋,百万金钱似水流。川广苏杭精巧货,买卖商场冠亚洲”。在这赶了一千多年古老而又盛大的商贸交易活动中,会有很多平时难得一见的地方民族产品,你可以尽情淘宝。
去哪租车?
大理古城洋人街上段、博爱路(洋人街口与人民路口之间)、人民路下段有多家自行车租赁店,店前悬挂着醒目的租赁招牌。租车时抵押身份证,单人自行车租金为10元~20元/天,双人自行车租金为30元/天。
要啥装备?
大理地处滇西高原,生态良好,天空澄澈,天气晴好的日子,紫外线很强,长时间曝晒在太阳下,容易灼伤皮肤。出发前,一定要做好防护装备,最好涂上防晒霜,戴上帽子、墨镜、围巾(或口罩)、手套,避免阳光直接曝晒在皮肤上。还需随身携带一个双肩背包,带上随身物品,在双廊过夜时使用。当然,照相机一定要带,因为风景太美了,你需要边走边停下来拍摄。
淘尽宝贝
骑行洱海,最大的特色就是可以一路进出不同古镇、古村,可以淘到各种风味独特的宝贝。比如在周城村可买到白族扎染手工艺品,喜洲古镇的古董店可淘到各种值钱的旧物,在挖色街可买到精美的白族绣品。建议在车后装个竹背篓,装满一路的“战利品”。
首席记者 秦蒙琳
首席编辑 鲁朵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