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漂泊的村庄(春城晚报·悦读周刊)

(2013-04-28 10:55:21)
标签:

春城晚报

出梁庄记

姚霏专访

记者温星

温星博客

杂谈

分类: 【随笔专栏】

漂泊的村庄(春城晚报·悦读周刊)

漂泊的村庄

2013年4月28日春城晚报·悦读周刊

 

    但凡对《圣经》略有所知的人,恐怕没有人不知道《出埃及记》。《出埃及记》的作者摩西,是纪元前十三世纪的犹太人先知,他带领在埃及过着奴隶生活的以色列人,到达神所预备的流着奶和蜜之地——迦南。即便在世界历史上,也恐怕没有谁能够像摩西那样,拥有如此众多的崇拜者。而我之所以提及《出埃及记》,是因为最近刚刚读完梁鸿的新著《出梁庄记》,虽然貌似不能将二者归为一类,但我敢肯定,《出梁庄记》或许不是2013年最畅销的作品,但它一定会是今年最有价值的图书之一。

    最初知道梁鸿这个名字,应该是在2010年。年末的时候,我们大约有10个人被邀请评选“昆明人最喜爱的10大图书”,当时我力荐自己也才刚刚读完并深感震撼的《中国在梁庄》。并“威胁”说,如果这本书都无法入选,那我就不做什么鸟评委了。结果主办者匆忙找来书让大家读,最终成功入选。后来,此书获“2010年度人民文学奖”和“第七届文津图书奖”,并被评为“新浪2010年度10大好书”、“《亚洲周刊》2010年度非虚构类10大好书”等等……尽管算得上是横空出世,但那时候,我并不知道作者梁鸿究竟何许人也。

    后来,是江苏省作协副主席、著名女作家鲁敏用了这样一句话向我介绍梁鸿:“那是个了不起的女人。”这可有点怪了,文笔如此老到深邃,忧患意识那般令人肝胆震颤的作家,怎么会是女性呢?后来做鲁敏小说《九种忧伤》的专题评论,又蒙著名文学评论家张莉推介:梁鸿本来就大气磅礴。于是致电梁鸿,问:《中国在梁庄》真是你写的吗?她似乎有些奇怪:那又怎么样?

    是啊,又怎么样呢?相对于最近几十年来中国农村人口在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迁徙,《中国在梁庄》不过直观、简洁而又凝重地记述了滞留在梁庄的农民们的生存状态而已。而河南梁庄,在普通的中国地图上,它甚至连一个点的标识都没有。只不过,读完那本书,我会猛然联想到著名印象派诗人奈保尔的一句话:“他们是土地上的陌生人”。就是这简简单单的10个字,让我多夜无法入眠。

    就在上周,听说梁鸿又出版了新著《出梁庄记》,书里记述的是从梁庄走出来的人,他们遍布大江南北,开枝散叶,却要用记录体的方式描述他们的生存现状以及所思所想,难度之大可见一斑!于是我问梁鸿:里面的人物、故事全都是真实的吗?她爽朗大笑,说:从2011年7月到2012年5月,我差不多用了一年时间,通过亲朋好友们的牵线引领,先后采访了几十位梁庄的外出打工者,他们西边最远的到了新疆的阿克苏、阿勒泰,西南的到了西藏的日喀则、云南曲靖和一些边境城市,南边到了广州、深圳、东莞等地,北边到了内蒙古锡林浩特。国外最远还有到西班牙打工的。他们在城市待的时间最长的有30年,最短的才刚刚踏上漂泊之程。你想我能编造得出来么?

    漂泊?一个小小的梁庄!多么壮烈的漂泊!如果说《中国在梁庄》里那些留守者们的故事令我们触目惊心的话,那么《出梁庄记》中的主人公们,他们的人生里程又将如何地让我们无言以对?如果说《出埃及记》里的人们是由于深受先知伟大的理想和信念而义无反顾地历尽苦难与艰辛跟随着摩西出走,那么梁庄的人们又是受了什么诱惑或者梦想而外出的呢?梁鸿当然不是摩西,她并未给出答案。只是,当我戏谑地问:梁庄有摩西吗?她回答:要么全是,要么一个都没有。我知道她的潜台词是“就只是为了物质生存而已。”否则那些走出梁庄的人,不会甘愿如作家阿丁所说:“类似卡夫卡,他在犹太人眼中是奥地利人,在奥地利人眼中他是捷克人,在捷克人眼中他属于奥匈帝国的人,他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人……”

    的确,读《出梁庄记》,心里时常很疼。以至于阎连科先生说(大意):不管《出梁庄记》和《中国在梁庄》算是两部纪实文学也好,非虚构文学也好,它们都拯救了中国报告文学的堕落。如果最近几年没有《中国在梁庄》,没有《出梁庄记》我们可以想象今天报告文学堕落到什么程度……幸亏有《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这样的东西,报告文学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这些作家,这些评论家和发表这些报告文学的刊物编辑和主编们存在,如果没有,我们真的可以把报告文学从文学的队伍踢出去,或者我们觉得羞于面对读者。

    然而,读完《出梁庄记》,我最大的羞愧却是,最近这些年,敢于直面社会直面当下,剖析“一个民族心灵秘史”的作家,为什么大多数都是女性?比如《中国在梁庄》和《出梁庄记》的作者梁鸿;比如揭示现代人灵魂暗疾,因而写出了《九种忧伤》的鲁敏;再比如那个以记录当代人自杀为主题,写出了令人灵魂震颤的《生死十日》的作家孙慧芬……而男作家们的大多数,要么还在抖落小机灵和小聪明,要么以玩弄小情调与小清新为己任?大惑。

    但不管怎么说,至少在我看来,《出梁庄记》将是本年度出版界的荣光和阅读界的大幸。

    本报文化主笔 姚霏

http://ccwb.yunnan.cn/html/2013-04/28/content_697862.htm?div=-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