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物周刊》对话温星:风云激荡志未改

(2009-08-11 23:21:56)
标签:

《人物周刊》

对话温星

记者

嘉宾

分类: 【众议温星】

         云南省广播电台《人物周刊》——
     对话温星:风云激荡志未改

 

       
 
  云南省广播电台的对话栏目《人物周刊》,时长整整一个小时。作为采访新闻的记者,我成为新闻人物接受采访的次数并不算少,仅就广电系统媒体而言,就上过凤凰卫视、中央电视台、东方卫视、四川电视台、广东省电台,等等。其中,在今年初“躲猫猫”网民大调查中,凤凰名嘴曾子墨的《社会能见度》对我个人的专访就有近8分钟。
  但《人物周刊》主持人金骁还是有点担心,善意地提醒说,这是一档直播节目,时段是午后两点到三点,若我时间不合适,也可改为录播。于是我选择了录播,主要考虑是一个小时的节目时间实在太长,怕自己控制不好节奏,把节目给搞砸了。
 
  其实,节目的节奏和内容,完全轮不到受访者来控制。一个高明的采访者或主持人,最大的本事,就是要牵着受访者或嘉宾的鼻子走。
  金骁之前就给我划了很多禁区,今年来轰轰烈烈的几个案子不能谈,批评政府的话不能说,民主、人权及新闻体制等“敏感”词汇更不能提。作为一个媒体同行,这些我当然都能理解。但老实说,不让说这些就拂袖而去,我还没有那么拽。
  这是《人物周刊》首次邀请一名记者来做嘉宾。编导和主持人的策划意图是,借我的一些职业经历,来表现或折射新闻行业的一些现状。这让我多少有些“使命感”,既然如此,我就更加地非上这个节目不可了。
 
  开始有点紧张,关于我是“跟随《天府早报》到云南”的说法不对,而且后来竟然也没发现。准确的表述应该是:我是从《天府早报》来云南的,但《天府早报》并没有来云南。我当初那些一同征战云南的成都媒体哥们,来自《成都商报》、《成都晚报》、四川电视台及已经消逝的《蜀报》和《商务早报》都有,但大多数还是《华西都市报》。因此,早期,外界喜欢把《生活新报》目为“华西派系”,虽不够准确,但
也并非空穴来风。
  短暂的紧张,很快我就适应了。一个小时的节目,很轻松就结束了。提前准备好的文本,至少一半都没用上,临场发挥还算得不错,语速一直比较快。录完后,主持人金骁挺满意,认为还算比较精彩。但我进一步提出:如果能就某个具体的焦点问题,聊上一个小时,那样才能更加有深度。
 
  由于节目中插入了广告,我的话不得不被删除了一些,包括我引用老领导胡荣华赠我的一首七律,来表达自己从业十年的一些感触,“一笔动情蘸热血,几度拍案曝奸贪。”“风云激荡志未改,会当遨游九重天。”
  确实,在我国目前的新闻体制下,做一个合格的记者,很不容易,有很多无奈。但是,一任“风云激荡”,我志从未改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