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猫猫”调查为何出了报告没结论(手记4)
(2009-02-22 23:59:42)
标签:
杂谈 |
分类: 【嬉笑怒骂】 |
“躲猫猫”调查手记之四
“躲猫猫”调查为何出了报告没结论
“躲猫猫”调查报告为何没能给出一个结论,或者描述出一番“真相”?
因为根据我们掌握到的全部资料,依然得不出结论,真相依然是谜。对于这样一起命案,只有司法机关才可能解开这个谜。
李芥明究竟是怎样死的?现在地球人都说是“躲猫猫”时“躲”死的,警方说不对,是“瞎子摸鱼”时“摸”死的。也有人愿意相信警方的说法,不过,好歹警方你也该拿出证据来呀,口说无凭。
我在前面一篇手记中说到这两种提法的差别时,强调了一个大前提,“若被害人真是在看守所中做游戏”时发生冲突而死的”。显然,这个前提是必须由警方举证加以证明的,否则,在这个警察形象每况愈下的当今社会,许多人都会猜想,李芥明是不是被看守所里的警察直接打死的呢?
实际上,网络上象这样的猜想已经是铺天盖地。虽然晋宁县检察院已经多此辟谣:本案中没发现干警存在刑讯逼供等违法行为。
猜想也好,怀疑也罢,毕竟不可能写进调查报告。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很头痛。3个媒体代表和8个网民及社会人士代表一起,商议、讨论,乃至争吵。说实话,我们都有些使命感,知道滋事体大,不敢轻易为之。
最终决定,不下任何结论,只客观详细地记述我们在整个调查过程中所做的事情、遭遇到的尴尬,以及所发现的一些疑点。
由于进看守所前所有的采访设备均被要求“暂存”,在看守所内的下半段调查内容,我们谁都没有录音,要想非常准确地记下来并不容易,需要大家的记忆完全扣合,出不得半点差错。所以,直到快深夜12点了,报告才最终完成。我们11人一一在上面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提笔那一刻,真有一种使命感、神圣感。
由于我在忙着写自己报社次日要刊发的报道,没能直接执笔,主要是由风之末端、边民和杨之辉完成的。
我已经完全预料到了,这个调查报告发布后,调查委员会必然会成为许多网民质疑和攻击的对象。网民们看不到期待已久的“真相”,当然失望。可我们没能得出,也没敢做出一个结论,也完全在情理之中。
对于这个报告,大多数的网民不满意,宣传部副部长伍皓也不尽满意——他说可以打80分,但同时他又说,我们应该给出一个自己的判断,得出一个自己的结论。
这个说法我不能苟同。我们没有任何特权,我们的调查受到那么多阻力,检察院公安局“合法”地拒绝了我们那么多要求,我们可能得出什么结论来呢?大家仔细读完这个报告,心中应该都能得出一个自己的结论。这,就够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