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刑前,看守所独家对话“毒枭之王”

(2008-06-26 09:58:24)
标签:

毒枭之王

韩永万

看守所

行刑前

独家对话

分类: 【深度报道】
                     行刑前,看守所独家对话“毒枭之王”

   行刑前,看守所独家对话“毒枭之王”

   韩永万:人都要死了,心情杂可能平静

        生活新报“6·26”特刊   记者温星 唐文静   图说:云南省看守所,韩永万最后的遗像 


 

    6月24日上午,离韩永万即被执行死刑的“最后大限”还有两天,本报特约记者前往云南省看守所,见到了羁押中的韩永万。比起一个多月前在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接受二审时的样子,他显得更加黑瘦一些。当时,最高人民法院已经核准对其执行死刑的死刑复核结果,尚未向其宣布,韩永万看上去比较平静,他向记者说的第一句话竟是“心情还可以”。
    但是,随着交谈式采访的逐渐深入,他的内心世界明显发生了相当的挣扎和起伏,他依然不愿意认罪,却表现得有些“认命”,似乎对最高法院死刑复核的结果已经有所预料。同时,他又向记者发出诘问:“人都要死了,心情杂可能平静?”
    归案后,他唯一贯穿不变的,就是依旧心存侥幸,拒绝认罪。
 
 韩永万开口就说“心情还可以”

 

     记者:在看守所的这段日子心情如何?
     韩永万(神情轻松):我的心情还可以呢。
     记者:有没有过亲人或朋友来探望你?
     韩永万:家人来过,但我没看到。他们只是给我送衣服来,没能见到。
     记者:我知道,你原本有一个很幸福的家庭,妻子很爱你,很崇拜你,你还有四个孩子。他们现在是一个什么状况,你知道吗?
     韩永万:不知道,不太清楚。
     记者:那他们是个什么情况,你可以想象吗?
     韩永万:没法想象哦。案发后,政府把我的财产都没收了,我在仰光的家里都被搜光了,他们现在基本是什么都没有,我不晓得他们的日子会怎么过。
     记者:你担心他们吗?
     韩永万:肯定担心嘛。
     记者:你最大的孩子有几岁?
     韩永万:最大的不到18岁,最小的也有6岁了。
     记者:你对自己的家人,对自己爱的人和爱你的人,会有愧疚感和负罪心理吗?
     韩永万:我对不起他们,我的命运这样了,在这方面确实绝对对不起他们。但要是说我在做人方面,我觉得没有啥对不起他们的。
 
 我看恐怕真没有什么希望了
 
     记者:高院的二审判决是维持一审所判的死刑,你知道了吧?这个结果,在你意料中呢,还是意料之外?
     韩永万:唉……公诉机关指控我们,没有很直接的证据,(案发时)我们三个人一个都没在现场……
     记者:你坚持称自己是缅甸人,不应该在国内受审,但好象整个审理过程中,都没有关于你确实是缅甸国籍的证明。这个证明,你有吗?
     韩永万:我有啊,我有缅甸的户口册,没有中国的身份证。现在认定我是中国人,是派出所出具的我在陇川出生的证明,凭出生证明就能说明这个问题吗?我觉得这样显然不合嘛……
    记者:按照你的说法,那么,你是哪年加入缅甸国籍的?
    韩永万:哪一年噶?我1984年就到缅甸了,加入缅甸国籍有20多年啦。按照中国法律的规定,取得另一国国籍后,就自然不是中国人了嘛。
    记者:到了缅甸就等于加入缅甸国籍就等于是缅甸人了?你这说法显然有问题啊。现在,最高人民法院正在对你的案子进行死刑复核。从法律程序上说,你还有最后一线希望。
    韩永万:不晓得了,我不知道有没有希望,我不好说。
    记者:毕竟,死刑复核是对死刑案件最后把关的一道程序,也是最高的一道程序。难道对此你不是满怀期待吗?你觉得驳回或改掉你的死刑判决的希望能有多大?
    韩永万:难说了,都到这一步了,我看恐怕真没有什么希望了……给可能还有什么希望!
 
 “我其实也做过很多好事”
 
    记者:你现在还有什么想法?
    韩永万(面脸沮丧):还能有什么想法……希望中国政府帮我照顾好我的母亲、妻子,还有我的孩子。
    记者:如果你没罪,案发之时,你为何武装出逃?
    韩永万(开始激动):我没有武装出逃。那都是被他们误导的,被一些新闻报道误导的,办案人员也做了一些这方面的材料……我怎么可能武装出逃到另外的国家,给有可能你说?要是我有武装,要么我已经死了,要么的话,就不可能搞到今天这样的地步,也就不可能抓到我!
    记者:司法机关调查的情况已经证据充分地证实,你确实拥有自己的武装,拥有不在少数的武器——如果是一个做合法生意的商人,这可能吗?
    韩永万(涨红了脸):……
    记者:归案后,又没有好好反思一下自己这一生,究竟为什么啊走到了今天这步绝路?
    韩永万:我经常在反思啊,回忆我的人生啊……我其实也做过很多好事,为缅甸的发展过过很多好事。比如开医院、修公路,我有多大力就出多大力,能出多少钱就出多少钱,最起码几十万啊。还有啊,修学校,我都出资了。我为地方上也创造了不少财富。
    记者:我想听听你对毒品的危害是一个怎样的认识?
    韩永万:说句实在话,我从小对毒品就相当的仇恨。我的爷爷就是因为吸毒而去世的。早在上世纪七十、八十年代,毒品对我们家的危害就很大了……
 
 希望孩子长大后多学法律
 
    记者:你曾经在一审法庭上说,你根本就不认识另一个大毒枭潭晓林,但你刚刚归案时,曾经有一次供述表明,你经营的万利赌场停办后,你介绍过手下的杨清效过找潭晓林做事。哪个说法才是真的?
    韩永万:我不认识谭晓林,我在法庭上的说法当然是真的……
    记者:你好象曾经也做过一些合法的生意,比如医院和玉石厂,后来为什么没有继续坚持在合法的领域内做生意?
    韩永万:其实一直都在做嘛,合法的生意我一直都在做着。只是,后来被政府(指缅甸政府)收了。
    记者:你觉得自己命不好?
    韩永万:我已经是这样了,对孩子们没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只能怪我命不好了……
    记者:你为孩子们的未来考虑过吗?希望他们长大后能干什么?
    韩永万:我当然希望他们能有一个比较好的未来。但现在看来,他们的希望也很渺茫啊……我们希望孩子们以后能多学点法律,把中国这些法律问题搞清楚点。
    记者:有没有想过,自己所走的这条路,是一个无底的深渊,是一条不能回头的死路?
    韩永万:什么路啊,贩毒?我没做过这些事情,你这个问题我没法回答哦。
  
 “人都要死了,心情杂可能平静”
 
    记者:那么我换个说话来问你:要是你现在并不曾受到贩毒的指控,不曾沦为阶下囚,你会继续从事你所提到的那些合法生意吗?
    韩永万:当然会的,要是没搞成今天这个样子,要是我在外面,我那些生意肯定是蒸蒸日上了。
    记者:自己的罪行,你心里比谁都清楚。因此,死刑复核能不能够核准你的死刑,恐怕你心里也比谁都清楚,对吧?如果核准了呢?
    韩永万:核准了……就核准了嘛。这有啥子嘛,我的命看来就是这样子了……
    记者:似乎你现在的心情已经比较平静了?今天一开始你就说心情还可以。
    韩永万:唉,你说杂可能平静?人都要死了,心情杂可能平静?
    记者:对你的妻子和孩子,你还想说点啥?
    韩永万:(迟疑良久,伤感):这个我实在不想说了,说了心情会不好的,而且,我跟你说了他们也不可能会知道。
    记者:也许我们可以帮你转达一下啊。他们在外面肯定也会担心你呀。
    韩永万:担心肯定担心嘛,但有什么用呢?我们也只有认自己的命了,我只有祝福他们,祈祷他们以后的人生平平安安。

 

“6·26”特刊韩永万之专访
专访韩永万:心存侥幸,拒绝认罪

 

     接受采访前,韩永万突然提记者:“我想问一下记者同志,你们这个采访会不会被真实地报道出来?
     记者答:“当然会。”
    他想了想,又记者:“那是不是我说什么你们就报道什么?”
    “那要看你说的是不是真的了。”
    闻言,韩永万点了点头,“那好吧。”
    在以上简短的对话后,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新闻中心《与法同行》栏目记者对“毒枭之王”韩永万的采访开始了。时间是今年5月21日,省高院对韩永万特大跨国贩毒集团进行二审的开庭审理之后,地点是省高院审判法庭。
   在这次约半小时接受采访的过程中,韩永万的情绪从激动、到平和,再到双眼湿润、热泪盈框,再到最后的掩面而泣,似有忏悔之意。但依旧保持这他一惯的姿态_心存侥幸,拒绝认罪。与此同时,有着四个孩子的他,也流露出了其内心深处颇为温情的一面。

 

“我只是一个商人而已”

 

记者:你知不知道你运输和贩卖的是毒品?
韩永万:(立刻否认)我没有运输和贩卖过毒品。
记者:那你有没有指使过别人进行毒品的运输和贩卖?
韩永万(直视镜头,眼神冷漠):我有自己的企业公司,我的娱乐城、玉石珠宝公司和医院等都经营得挺好。我没有做过那些事情。
记者:你的资产大概有多少?
韩永万(瞥了瞥两旁,故作轻松状):不多,也就几千万吧。
记者:你自称是一个平常的边境商人,但是外界有人视你为缅甸大毒枭,边境上许多人都知道你是毒枭,你怎么想?
韩永万:那是别人的误解,我只是一个商人而已。

 

“我不认识谭晓林”

 

记者:那有人把你和谭晓林相比,你又有什么看法?
韩永万:我不认识谭晓林,我也没有碰过毒品,怎么能和他相提并论,这是大家的错觉。
记者:所以,有人认为你心狠手辣、十恶不赦,也是误解了?
韩永万(听到这些刺耳的形容词,他并没有任何意外的表情,冷静地开始狡辩):你想想,我开医院救死扶伤,我修路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条件,我捐建学校让孩子们有书读,我会是一个心狠手辣、十恶不赦的人吗?
记者:做了这些好事,都是你自己说的而已,你随便怎么说都可以,我们都没看到任何证据。你真做了这些善事,那资金哪里来的?
韩永万:都是靠我经营娱乐、珠宝公司赚来的,你也知道这些行业里面有暴利。

 

“我没害过什么人”

 

记者:你觉得自己的性格是怎样的?
韩永万:我不敢说自己善良,但也不是什么大坏人。我从来没伤害过一条生命,没害过什么人。
记者:法院也并没有判你直接去杀人或害人,你没必要这样狡辩。有人说你给自己的孩子都请了家庭教师补习英语,是吗?
韩永万(语气开始逐渐平和):这很正常嘛。现在的年轻人不懂一两门外语怎么在社会上生存?他们从小我就很重视教育问题,教育他们不仅学习要用功,为人也要和善、诚实。
记者:你希望他们长大以后做什么工作?
韩永万(眼眶开始湿润,似乎感到自己已经看不到那一天):我希望孩子们能从事司法工作,当大法官或者大律师 ……

 

“爸爸给你们带来了身心的伤害”

 

记者:你想对他们和你的其他家人说些什么?
韩永万(眼中已经有泪光闪烁):主要还是我的4个孩子……孩子们,爸爸实在放心不下你们,爸爸给你们带来了身心的伤害 ……曾经我是他们心中至高的偶像,他们都尊敬我,崇拜我,以我为榜样……但是现在却是这个样子,我实在很难承受。
记者:孩子们现在在哪里?
韩永万(情绪有些失控,掩面而泣):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进了省监狱(记者注:实为看守所)之后就没再没见过他们,现在缅甸又有这么大的灾难(指风暴),在中国我又蹲了监狱,我真不知道他们以后该怎么办。不管是犯了什么罪,孩子们是无辜的,现实对他们太残酷了。
记者:还有什么要说的?
韩永万:别的没什么了,我只想告诉孩子们:一定要记住他们的爸爸,一定要知道我是爱他们的,好好生活,照顾好自己。

首席记者温星 记者唐文静

 

专访韩永万辩护律师——
韩永万之死, 有望引发死刑大讨论

    韩永万特大跨国毒品犯罪案在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进行二审时,本报记者进行了旁听,庭后,采访了韩永万的律师杨光华、姜雪梅。在接手这起案件,并对案情有了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具有丰富辩护经验的这两位律师选取了“引渡不受死刑”的辩护角度,在检察机关大量的证据面前另劈蹊径,试图以此引起法官的注意,为改判做最后的努力。
    当最高人民法院已经核准韩永万死刑的消息传来,作为韩的终审辩护律师,他们又作何感想?我们再次采访了姜雪梅律师,她表示尚不知道韩永万的死刑已经核准的消息,比较意外。

 

记者:你们是如何接触到这个案子的?接手之前犹豫过吗?当时是怎么考虑的?
姜雪梅:是韩永万的家属带着材料找到我们律师事务所,研究了案情之后我们决定接手这个案子,也相信韩永万是无辜的,不是外界所说的那样是个大毒枭,所以不存在什么犹豫或挣扎。

记者:对韩永万的身份和资产认定,你们是怎么进行的?
姜雪梅:都是通过审核他的家属提供的相关证明,包括他的身份证、居住证和公司营业执照。我们确认韩永万是一个具有缅甸国籍,拥有多处资产的合法商人。

记者:你清楚现在案子进行到什么阶段了吗?
姜雪梅:前不久,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维持原判的二审判决刚刚作出,并送达到韩永万手中,我的当事人立即就提出了申诉。现在他的申诉材料和我们的代理意见都在最高人民法院,案子同时也在死刑复核中。

记者:你们对复核结果有所预计吗?
姜雪梅:韩永万和我们都对改判抱有希望,特别是他本人,坚信能够得被无罪释放。但是我们也料到了最坏的结果,虽然不希望它发生。

记者:如果发生了,对这个家庭的影响是什么?
姜雪梅:这是不言而喻的。韩永万很爱他的4个孩子,最小的不过8岁,最大的也刚成年(记者注:此说法与韩永万所说有误差 )。他们知道自己的父亲被抓,可是不知道后果的严重性,还以为能和父亲再见面。还有韩永万的其他家人,也将很难接受这个结果……

记者:那么现在我告诉你,最高人民法院的复核已经下来了,核准了对韩永万的死刑判决,并且马上就要执行了。
姜雪梅(长长地出了口气):唉……现在国际上很多发达国家都废除了死刑,除了对于杀人、发动战争等严重危害他人生命安全的罪行,不少第三世界的国家也不赞成使用极刑。我相信死刑这一刑罚手段的使用范围会越来越窄,甚至退出历史舞台。如果韩永万死了,希望能引发一场讨论,加速这一天的到来。

记者:最近你是否会见过韩永万,他的精神状态是怎样的?
姜雪梅:这个就不便说明了。
记者:那他的孩子现在在昆明吗?
姜雪梅:孩子是无辜的,更多的涉及他的家庭成员的问题就不方便提供了。

 

记者 唐文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