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5月的新报是一张真正的新报纸,当时在这边做领导的几个哥们把我从成都拽过来时,说现在条件还比较艰苦,但以后会好的。所以,刚到昆明时,听他们说起都住在黄土坡,心里就直打鼓:看来真不是一般的艰苦了,居然住得那么偏僻。到了一看才知道,新家竟是一栋三层大别墅,还有花园和游泳池,简直爽得了不得,哪象中国大西北那个以贫穷和漫天黄沙著称的黄土坡啊。
听说这个名字真是有原因的。几年前,这里确实是一片荒芜,一出门就会有成千上万的沙砾来招呼你脸上的七窍八孔。但赶上世博会的东风后,唰唰地就建设起来了,政府还特意把昆明市的开发区定这里。我们这栋别墅大概也是那阵东风所催生出来的成果吧。
不由想起在成都刚出道时所住的“贫民窟”。那是个有风漏风、有雨漏雨,躺在床上目光可以直接感受月郎星稀的地方。搬进去的当晚,就有一只硕大无朋的老鼠兴高采烈地爬到我胸口跳舞,惊醒的我无比愤怒和屈辱。如今想起,不禁哑然失笑,觉得那真是一种难得的经历。
现在这栋别墅里还会有老鼠吗?房间是标准的套间,带卫生间,豪华席梦丝,21寸的大彩电,淡紫色的落地窗,还有保姆每天来清理房间,帮我们叠被洗衣、打扫卫生。连只苍蝇、蚊子都不容易见到了。
别墅底楼大厅一侧是一个大厨房,每天早上8点过,早餐和当天的报纸就会在里面等着了。就着新闻开始摄入一天中的首批卡路里,我们的胃口总是随着新闻而跌宕起伏。吃完上车出发,塞着塞着地摇到报社楼下,钻出那拥挤的电梯就差不多是9点晨会的时间了。忙活一天,晚上又会有专车来接我们回别墅。
身在别墅的日子其实格外辛苦,因为那时我刚来昆明,努力的想要树立起自己的“品牌”,所以在将近一年的时间内,都全身心投入工作,没休息过一天。这一年也是报社飞速发展的一年,在全体“新报人”的共同努力下,从最初的连续几个月发不出工资,到收入水平在整个云南媒体里数一数二。老新报人或许还记得,最困难的时候,有的女同事甚至连卫生斤都买不起,但我们一路高歌,不管遇到怎样的情况,都从未放弃。
有些人可能很羞于提到这一节,我却不这么看。记得在几次报社遇上难关的时候,领导都拿这个来激励大家,而我在台下总是感慨万端、热泪盈眶。这些曾经的窘迫与艰辛,记载着我们奋斗的足迹,无疑是弥足珍贵的记忆,值得我们永远铭刻。
如果忘记了过去,我们还可能有未来吗?
约2003年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