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山寨春晚正被热炒。
山寨春晚的意义,不用多说了。“一切皆有可能”,说明了互联网的巨大创造力。我也知道,山寨春晚的寨主们,无非是想要一个话语权而已。因为,在多元化的今天,他们再也无法容忍央视独家连续二十几年操持中国十几亿人的精神大餐了。
我听说,据老孟版的“CCSTV山寨春晚”之后,各地又陆续涌现山寨春晚的兄弟版姐妹篇,比如,“山寨春晚”杭州版、“山寨春晚”深圳版、以及湖南网友的“酱油春晚”等。山寨春晚正代表草根意志,形成一种同央视春晚的PK之势。
不过,也有一个消息,至少是令网友不安的。前些天,“CCSTV山寨春晚”策划人老孟宣称,他将与腾讯网、悠视网、贵州电视台合作。届时,除网络直播之外,贵州电视台也将介入。已有消息证实,贵州卫视取得了“山寨春晚”转播权。据说,贵州电视台的转播是很优惠的,他们不收取山寨春晚组委会的任何费用,并将在设备和技术上帮助老孟。
还有消息说,因为贵族卫视的介入,“CCSTV山寨春晚”的播出时间,也有可能提前或者推迟。因为,贵州卫视不愿意因央视春晚而分流其收视率。还有一个不靠谱的说法,山寨春晚版主老孟先生,还因此受到央视春晚的“重视”,可能被请去当“顾问”,云云。
对此,我是深深担忧的。山寨春晚,之所以被网络重视,正是其特立独行的风格。山寨春晚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就像“山寨手机”,它满足的是一种特定群体的文化需求。山寨文化作为一种草根文化,它实际上是对所谓的主流文化的一种挑战,也体现了这个社会的多元化趋势。这个社会,每个人似乎更在乎个性的张扬和自由的表达。山寨春晚,无疑增强了丰富民俗文化,也是对电视“垄断春晚”的一次集体性的解构。
窍以为,倘若电视再次以其强势地位介入“山寨春晚”,不管是帮助的目的,还是所谓的“尊重民意”,甚至是施舍的姿态,都是对山寨春晚所代表的民意的一种精神扭曲。现在,民意的文化需求的表达渠道是不够通畅的。大众或者分众,表达的出口都是有问题的。IT技术和互联网应用,打破了一些人对民意的垄断,这是好事情。现在,山寨春晚的操作者们,如果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再回到电视的控制之中,这就是可悲的事情了。现在不是有人说,那些寨主们,无非是想借春晚出名吗?
总之,我呼吁,山寨春晚的寨主们,你们要警惕啊,要防止电视的任何“招安”行为。山寨就是山寨,它有合理性,自有其存在理由。老百姓喜欢,就乐它一回,千万别再让电视强迫了什么。
今年春节,我已决定不看央视,准备在山寨看一回春晚。不管它是酱油版的,还是俯卧撑版的,咱都乐意,被雷倒了,也是咱自找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