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凯歌上海取什么景?

(2008-12-02 12:23:21)
标签:

陈凯歌

梅兰芳

文化

昨天,陈凯歌匆匆到沪,又匆匆离沪。晚上,有机会与陈凯歌共进晚餐。所涉话题,当然离不开新片《梅兰芳》。这部电影,明天在沪首映,不过,陈凯歌还是带了一部拷贝,请我们先赌为快。

原先,我对陈凯歌拍《梅兰芳》是有怀疑的。其一,梅兰芳人所共知。名人的传记片,最难拍。其二,京剧是国粹,亦很难把握。不过,电影看完,感觉还是不错的。挺精致。除去“日据时期”的戏份有点硬之外,其余的,都相当好。所有演员之中,表现最好的,我认为是“十三燕”扮演者王学圻先生,很老到,也很有味。

《梅兰芳》在上海主要取有三景,都是上海人熟悉的。陈凯歌亦有介绍,我是第一次听说。

一是纽约49街。1930梅兰芳赴美演出。这个场景,没有去美国拍。陈凯歌看中了上海外滩边上的一条小街,叫滇池路。一边是中国银行大楼,一边是和平饭店,均为西式建筑。这个场景,共拍9天,很不容易。陈凯歌显然是个注重细节的人。中国银行大楼外侧,有不少监视控制的探头。为此,他们做了不少的努力,劝说将其拆去。因为,这是1930年大萧条时期的美国,不能有任何现代的物件。一条上海小马路,最后成了典型的百老汇。纽约街的戏份之中,还有大雪场景。陈凯歌说,他们特意调来了10部制雪机,真正地下了一场大雪。足足7个小时,洒下了万吨大雪。

二是“汤公馆”。陈凯歌说,梅兰芳在上海的故居是思南路87号,一幢坐北朝南的西班牙式洋房,共四层。但是,《梅兰芳》并不是在原址拍摄的。其梅宅场景,后来选择了长乐路的汤恩伯故居——“汤公馆”。其原因,主要是梅宅故居经过翻修,已不能原汁原味再现当年境况。

三是上海音乐厅。梅兰芳在美国演出,剧场取景是上海著名的上海音乐厅。这个音乐厅,几乎不用改造,完全是标准的西式建筑,比纽约四十九街的剧院更堂皇。电影最重要的细节,我认为是群众演员。这场戏,我注意了一下,几乎全部是洋人群众演员。这一点,不容易哦。

这三个地方,我都是相当熟悉的。但是,从电影中看,冷不丁,几乎看不出来。

陈凯歌电影,我看得不多。原先只看过《霸王别姬》。我的感觉,陈凯歌对京剧和古装戏是情有独钟的。昨天晚上,听他说,他的下一部电影,可能是《赵氏孤儿》,正在计划之中。呵。

不过,看过《梅兰芳》,我倒是建议,陈凯歌应该先将《赵氏孤儿》放一放,可以尝试拍一点同上海有关的民国题材的电影。他是有这个能力的。上海这个地方,故事题材众多,应该可以大有作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