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爱北京天安门

(2008-01-16 23:33:42)
标签:

文化

分类: 人生驿站

    我爱北京天安门

    今天凌晨,将闹钟调至四点。但是,没有醒。

    早起的想法,是想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我曾在北京读书,工作后,每年要去十几次北京。但是,一次也没有见过升旗仪式。真的很想去看。尽管,北京很冷。一种刺骨的冷。

    没有醒的原因,是昨天夜里喝酒了。昨天晚上,在北京接到一个电话。居然是同在延安学习的同学打来的。他叫李冀东。在新疆工作。很有才华,亦很有思想的一个人。在我看来,我们一帮同学之中,唯有此君,可能是前途无量的。于是,我们在一家“量贩式”的卡拉OK里,喝酒唱歌,坦诚相见,无所顾忌。朋友之间,有这份情,也是十分难得的。这世上,朋友本来不多,何况知己乎?于是乎,酒多了,早晨也就叫不醒了。

    昨天,上海一位哥们,发来一个短信,内容极有意思:“我爱北京天安门,预备唱……”于是,我感动。想去看升旗。看看天安门。这种冲动,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应该是很正常的事情。当年,在中国男排当主教练的汪嘉伟,也曾在带着他的球员,抚摸着胸前的中国国徵,去天安门看升旗仪式。他后来告诉我,这就是一种本能的冲动。没有人可以阻挡的。这种情节,我理解。我们这些人,都有强烈的爱国心,而且从未有任何的改变。

    我第一次见到天安门,是1978年10月。北京的深秋时节。我到中国人民大学报到的第三天,便独自一人去了天安门广场。那是一个傍晚,天安门在晚霞的映罩之中,远远看去,就像一幅油画。历史,在凝重之中定格了。中华民族的厚重之感,全在这凝重之中了。当时,我感动。站在广场之上,呆呆在站了一个小时。一种修身齐家平天下的抱负之感,油然而生。待到第二次去天安门的时候,已是1979年10月。这一次,我们这帮学生,为了中国人民大学的校舍问题,到新华门向“英明领袖华主席”递交了我们的请愿书。天安门在夜色之中,冷眼傍观,似乎想看看,你们这些读书人,究竟能做什么?

    多年之后,大概是1991年的冬天,我再次站在天安门城楼前。这一次,我是带着徐唯辰一块去的。在经历了人生的低谷之后,我希望在天安门前,找到人生的另一次坐标。那个时候,徐唯辰三岁,很可爱。在天安门广场之上,有一位外国游客,一定要抱着他照一张照片。我们爷俩,也在广场之上,以天安门为背景,留下一张合影。天安门远远的,落在余辉之中。如今,徐唯辰在北京读书,我不知道,他还记得这张照片吗?这一次北京之行,我似乎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位。天安门的力量,厚重得让人几乎无法承受。但是,当你从天安门离开的时候,一种释放的心境,会让你觉得有一种精神,正在从心底里挥发出来。

    今天的北京,阳光灿烂。因公务去开会。我特意让司机,走长安街。我的想法,就是去看看天安门。我就是想从天安门身上,寻找一种人生的力量。车辆在天安门左前方遇到红灯。时间似乎很长。我拿出手机,想从车流之中,找到一个角度,拍一张天安门的照片。然而,车流人流,始终拍不到一个完整的画面。心情之糟,可想而知。突然,车动了。我抓到了一个瞬间。一个天安门的画面,留在了手机之中。这是一个兴奋的瞬间。其实,人生的机会也是由许多瞬间构成的。这世上,本没有完美无缺的画面。相对的完美,才是人生最美的东西。于是,我也做出了人生的又一个决定。

    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每天的太阳都在照常升起。没有什么事情,可以让人沮丧的。人生之美好,全在于自己的拿捏之中。这与别人何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