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崇明是个好地方

(2007-08-12 11:19:51)
标签:

社会/纪实

分类: 如烟旧事

 崇明是个好地方

    (崇明县委书记孙雷先生)

崇明是个好地方

   (崇明县委宣传部长邹明先生)

 

这个周末,在崇明岛。

三十年前,1977年,也是这个季节,我第一次踏上崇明岛。我记得,那是中学时代的最后一个暑假。当时,高考尚未恢复,我们对未来是迷茫的。我有两个姐姐,一个分配在上海工矿,另一个则去了崇明农场。我是老三,按当时的分配原则,估计也要去农场之类的地方。因此,我特别想了解,崇明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二姐,正在岛上的长江农场工作。于是,我独自一人,登上了去崇明的渡轮。

我记得,渡船靠崇明岛东端的堡镇港。崇明共有两个经营渡轮的港口。另一个则在岛的西端,叫南门港。从堡镇上岸,要到长江农场的场部,还有一两个小时的路程。在码头边等车,也需要时间。然后,就是一辆破旧的共公汽车,摇摇晃晃地将我送到目的地。崇明是一个冲积而成的大岛,一马平川。但是,两边没有什么像样的建筑。加上车过之后的尘土飞扬,整个世界似乎都是晕乎乎的。二姐住的地方,是一排砖瓦平房。好几个人,住在一个房间,挂满了歪七竖八的蚊帐。条件相当艰苦。当时,农场是集体所有制,劳动开会吃饭,都有部队风格。第一顿晚饭,是二姐从食堂打来的,吃饭的地点,就是宿舍门前的空地。大热天,二姐她们都不敢将劳动时穿的大套雨鞋脱下,因为,蚊子猖狂之极。

那一个晚上,我没有睡着。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二天,我就落荒而逃了。当时,我有一个强烈的想法。今后干什么都行,就是不能去崇明农场当农民。大约二个月之后,中国恢复了高考制度。崇明农场的经历,促使我十万分努力地复习功课。最后如愿以偿,我以较高的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

此后三十年,我印象之中,只去过两次崇明。一次是应徐根宝教练的邀请,去了他的足球训练基地。另一次则是随有关领导,调研农村文化工作。不过,两次都没有住,来去匆匆。对崇明依然没有什么太具象的认识。

这个周末,东方网、中国江苏网、浙江在线联合长三角地区网络媒体,举办了“长三角网络媒体崇明三岛行”活动,以“迈向现代化的生态崇明”为主题,进行联合采访活动。崇明县委县政府领导,对网络媒体,以及借助互联网平台宣传崇明,有着相当深刻的认识。我也接触过不少区县领导,崇明领导班子对网络重视程度相当高。他们是从顺应时代发展、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努力巩固执政基础和提高执政水平的角度,来理解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性的。

昨天上午,崇明县委书记 孙雷先生带着四套班子的成员,集体接受网络媒体采访,同时,他还同网友聊了一次天,回答了大量网友的提问。有关的新闻,在东方网等诸多网络媒体上,都有大量的报道,此处不提。不过,最有意思的一件事,孙雷先生十分在意网民问题的回复。到崇明的第一天晚上,他一直问我,现在有多少提问。到了第二天,提问已有二百多。等到聊天结束,累计提问已有550个。尽管,率性直爽、作风朴实的孙雷先生回答了77个问题,仍然有大量的问题无法回答。于是,他决定将所有的问题,都带回去了。他说了,每一个提问,我们都应该认真回复。这种精神,让人感动。我还听说,崇明还依托网络,做了一个“献策崇明”的民意征集活动。因为,在崇明县的领导看来,崇明的发展,离不开民众的智慧,也离不开民众的支持。

崇明两天半,我有幸在崇明县委宣传部长邹明兄等人的陪同下,实地了解了崇明的建设与进步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蓝图。一切都是令人震惊的。崇明这个上海生态环境最好的地方,正在向现代化迈进。用中央领导的说法,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保持生态优势,真正使崇明成为一个环境优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生态岛。

在崇明的最后一个夜晚,我们是在临近崇明西沙湿地的明珠湖畔渡过的。夕阳西下,极目远眺,可见苏通大桥的雄姿。空气纯净度,相当高。明珠湖的水质,也是二类水标准。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抚令追昔,状物生情,不禁感慨:崇明真是一个好地方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把新闻卖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